海顿 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海顿的《第一号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早期作于1765-1767年之间,与他的《第六、七、八号交响曲》同时,并比他的《第二号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早了大约二十年,当时海顿正值三十多岁的多产壮年,并任尼古拉亲王(Prince Nicolaus)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Esterházy Orchestra)的乐长。
此曲已经展现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器乐写手。他为长期的好友约瑟夫·弗兰茨·魏格尔(Joseph Franz Weigl)当时是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的大提琴首席写了这首性格灿烂明亮、独奏技巧不俗,带有壮年海顿的明快、优雅、幽默与自信,艺术上也较成熟的,巴罗克与古典初期曲风的融合体。由于同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此曲堪称当时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而大提琴家魏格尔的演奏技巧,再当时也绝对堪称一绝。
这首协奏曲不仅反映当时巴罗克流行的形式,同时结合快板奏鸣曲式的结构,就像巴罗克的大协奏曲一样,乐团合奏的部分规模相当小,除了弦乐群、另加两把双簧管、两把法国号。而且,当时魏格尔可能是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中唯一的大提琴手,因为乐谱上只有一个大提琴的声部,不过当然也有可能其他的大提琴手演奏的是数字低音,或者是海顿自己用大键琴或是其他低音弦乐手拉奏数字低音。
不过造化弄人,这样的杰作却被埋没长达200年之久,直到50年前才重新被世人所发掘。1961年才由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Oldřich Pulkert)从布拉格国立博物馆(Prague National Museum)中发现乐谱的手抄拷贝版。之后,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乐谱纸上的浮水印判断,这的确是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并进一步确认就是海顿所写。 1962年5月19号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进行了这首作品重新发现后的首演,由大提琴家米洛斯山多(Miloš Sádlo)主奏,马克拉斯(Sir Charles Mackerras)指挥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协奏,造成极大轰动,后续各地大提琴家争相演出这首杰作。
这首海顿的《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其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奏鸣曲写成的,不像他的《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在第二、三乐章采用轮旋曲式。
第一乐章 中板(Moderato),C大调,3/4拍子。这个乐章为协奏型的奏鸣曲形式,不过乐团与主奏形成尖锐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巴罗克复协奏形式的痕迹,从单调的伴奏中可以感觉到巴罗克的余韵。
乐团简短的展现之后,独奏家在大提琴进入之后就以第一主题展现华丽展技,充满张力的和弦以及四弦并进的拉奏,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主题可以说贯穿整个乐章,尽管主题蕴含了许多不同的动机,但在往后却各自发展开来。整个乐章节奏舒缓,旋律柔美,大提琴表现出低沉、宽广的个性,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乐章结束前的大提琴独奏展技也相当绝妙。
第二乐章 慢板(Adagio),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是由主奏大提琴与絃樂器呈示的静谧而抒情的乐章,在原谱上并没有运用到木管乐器。
乐曲中充满了优雅旋律,尤其是大提琴戏剧化的长乐句,不仅展现大提琴的歌唱性,更显示海顿在编写旋律上的独到功力。这个乐章就像第一乐章一样,用大提琴展技直到终点,充满抒情的第二乐章显示了莫札特与海顿两人在音乐上的密切性。
第三乐章 甚快板(Allegro molto),C大调,4/4拍子。这个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形式,保留跟第一乐章几乎相同的结构以及巴罗克风。乐团总奏简洁地呈示主题后,主奏大提琴出现必须马上发挥演奏者的技巧,由于乐章的速度非常的快,对演奏功力是一大考验。
此乐章也再度显示海顿能够将单一主题,幻化成一系列的短动机,以及多样且快速变化的情绪。在这个乐章大提琴独奏家有绝对展技的空间,当音群快速地从低音域到高音域时,海顿巧妙的安排,听起来就像是两把乐器之间的对位对话。如果加上那些惊人的弓法使用,整个乐章就像是专为独奏家写的展技曲。
海顿的《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的确是这样一首「古典主义」代表,到了二十一世纪听来历久弥新,许多大提琴家也都在技巧最顶尖的时期录音诠释它,包括像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马友友(Yo-Yo Ma)、莫克(Truls Mørk)、凯戈尔(Maria Kliegel)、罗斯托波维契(Mstislav Rostropovich)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