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维奥尔琴介绍


维奥尔琴与提琴:既不同宗,也不同源

维奥尔与提琴

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音乐团体被邀请至国内演出,一些以演出早期音乐为主的乐团也纷至沓来。在这些乐队中,常会出现一种看起来很像大提琴,被放置在演奏者双腿间演奏的乐器。有些人称之为“古大提琴”,其实这是腿式维奥尔琴。腿式维奥尔琴的意大利语叫“Viola da gamba”,”gamba”一词在意大利文中是指“腿,下肢”,因此这件乐器属于维奥尔琴(Viol)家族中的一员,并不是“古大提琴”。
(更多…)

维奥尔琴在俄国的发展史

维奥尔琴在俄国的发展史

在俄国18世纪和19世纪时抒情维奥尔琴还不大出名。1844年在彼得堡曾发表过一篇沃·达里的小说(用沃·鲁干斯基笔名)《赫利斯蒂安·赫利斯蒂安诺维奇·维奥尔达木尔及其琴弓的奇遇》。在这篇多愁善感的小说里,叙述了一位音乐家的遭遇—糊里糊涂。卑躬屈膝,英年早逝。大概维奥尔达木尔这一姓氏是影射古老的乐器,它当时的遭遇同小说主人公的经历相似。于是作者在书的开头,用形象的语言来阐明有关姓氏名称的来历:“……维奥尔达木尔—是从前授给一位琴弓老爷的祖先的名字,以表彰他掌握了如今已几乎失传的维奥尔的艺术。维奥尔是介乎我们比较熟悉的两兄弟之间的普通少年。这两兄弟,一个是好尖叫的固执的孩子,由性格怪癖的帕格尼尼收养。另一个明白事理,背有点驼,是罗姆堡的随从,用纯粹的人声来回答强有力的弓子的提问。”
(更多…)

维奥尔琴对作曲家的重要性

维奥尔琴对作曲家的重要性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人们对抒情维奥尔琴的兴趣有所下降,只是由于法国小提琴家和中提琴家克列琴·优兰(1790-1845)频繁的演奏活动(他举行了抒情维奥尔琴独奏音乐会),它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正是由于克列琴·优兰的演奏,才使作曲家们写出了像鲁道尔夫·克莱采尔(1766-1831)的歌剧《穆罕默德的天堂》(1822年)中的抒情维奥尔琴独奏和雅可布·迈耶贝尔(1791-1864)的歌剧《法国新教徒》中的著名插部这样的乐段(劳尔的浪漫曲)。一位同时代的人这样评论克列琴.优兰:“这位艺术家的弓子一接触到七根弦,就立即发出迷人的音响与和谐的琶音。一股温柔的音响从乐器中自然地流淌出来,给人留下光辉灿烂的印象……。”
(更多…)

18世纪维奥尔琴的演奏师介绍

18世纪维奥尔琴的演奏师介绍

18世纪是抒情维奥尔琴演奏艺术的全盛时期,它不仅为职业演奏家所掌握,同时它还深入到音乐爱好者们中间。这种乐器温柔的音色特别吸引喜欢演奏它的女士们。著名的英国音乐史学家查尔斯·伯尼曾叙述过自己在意大利的游历,提到他访问闻名的意大利歌手法里涅里时这样说:“法里涅里先生早就不演唱了,然而他还时常以演奏羽管键琴和抒情维奥尔琴来消遣”。
(更多…)

维奥尔琴的制作史

维奥尔琴的制作史

从抒情维奥尔琴的外形来看,在所有的弓弦乐器中它恐怕是最漂亮的乐器了。它的造型非常雅致,特别是它的“腰身”,是面板上火苗一般的音孔轮廓的翻板。装饰用的点缀物是“哥特式的蔷薇花”,它雕刻在面板和指板下面。装弦轴的长型小箱雕刻成头形,或是少女的头,或是爱神的头,头像上还雕出炯炯有神的双眼,这一切无疑给抒情维奥尔琴的外型增添了典雅的色彩。从以上的描述来看,这古代的乐器本身就可称得上是件真正的艺术品了。
(更多…)

维奥尔琴的琴弦组成部分

维奥尔琴

最常见的抒情维奥尔琴,有演奏用的七根弦和共振的七根弦。但也有用六根演奏弦和六根交感共振弦组成的乐器。抒情维奥尔琴有趣的变种是英国的维奥列塔,它也有7根演奏用的弦,而共振弦是由10至15根组成。
(更多…)

抒情的维奥尔琴介绍

维奥尔琴

抒情维奥尔琴(Violed’Amour)是古老的维奥尔族乐器,它有值得注意的、不一般的经历。它出现于17世纪后半叶,18世纪达到繁荣时期,18世纪以后即很少使用。各种不同的专题论文涉及到它时经常把它列入不使用的乐器或已经消失的乐器之列。典型的例子是19世纪著名器乐学家弗·格瓦尔特的论述:“……没有理由认为抒情维奥尔琴会在西方的艺术活动中重新占有地位。所以,我们认为叙述它没有必要……。”
(更多…)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