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勃拉姆斯 e小调大提琴奏呜曲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曾创作至少三首以上为大提琴和钢琴而写的二重奏曲,其中包括一首他十八岁时所写的作品,此乐曲在1851年七月五日首演,但因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因此一些初期的作品事後都遭到撕毁,如今所仅存的大提琴奏呜曲,只剩下《E小调大提琴奏呜曲,作品38》和《F大调大提琴奏呜曲,作品99)两首。

《E小调大提琴奏呜曲,作品38》,创作于1862年到1865年间,是勃拉姆斯第一首创作给两种乐器合奏的室内乐曲,在此之前他已完成多首三种乐器以上合奏的作品,经过各种尝试之后才开始二重奏的写作。此曲历经三年的孕育,直到1865年勃拉姆斯至巴登-巴登(Baden-Baden)附近的利希顿塔尔(Lichtenthal )渡假时才完成。

《E小调大提琴奏呜曲,作品38》是献给擅长演奏大提琴的声乐老师根司巴赫尔,他给予勃拉姆斯许多有益的意见。当时勃拉姆斯正著手於舒伯特乐谱的收集与研究,根司巴赫尔也帮助他许多。此曲首演於1871年,由勃拉姆斯及根司巴赫尔在莱比锡合作演出,之後大提琴家赫斯曼也於1885年与勃拉姆斯一同在维也纳首次登台演出。

此曲属於勃拉姆斯中期的作品,当时他大致完成著名的《德文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此时期开始强烈的展现出独特忧愁的抒情性。

他在1862年创作了完整的三个乐章,而於1865年在利希顿塔尔写了第四乐章,可是在1866年六月出版的此首作品只有三个乐章,包括了奏呜曲式的快板(Allegro )、近似小步舞曲的稍快板(Allegretto quasi menuetto)和复格曲风的快板,勃拉姆斯舍弃了原先创作的慢板乐章,使此曲在结构平衡上呈现出较独特的风格。

《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38》在技巧上使演出者能适度的达到,勃拉姆斯提供给出版商说明「此曲对两个乐器来说是不困难的。」,他创作此曲时深受巴赫及舒伯特音乐的影响,乐曲中来自巴赫的《复格的艺术) ( The Art of Fugue)主题,以及舒伯特式浪漫的间奏曲在中乐章。勃拉姆斯在此曲三个乐章都用小调创作,运用哀伤的主题,并利用大提琴音色深沈的低音域,在各乐章问呈现抒情性的旋律及钢琴技巧式的音响,使两个乐器达到平等的地位。此曲的技巧对两个乐器来说较为简单,但由於大提琴使用低音域,在低音弦上拉奏,使声音容易被钢琴所盖过,因此两个乐器在平衡上仍有不恰当之处。

勃拉姆斯对古典与传统的坚持,不仅是主题的选用有著巴赫的影子,其曲式的选择如第二乐章近似小步舞曲的稍快板,以及第三乐章复格式手法的快板,都显示出年轻的勃拉姆斯对巴洛克时期(Baroque)的依恋。在此作品的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中,和巴赫作品《复格的艺术》中的主题与对位类似,第一乐章结合了抒情性、戏剧性和对位手法,和巴赫作品的第三段对位主题相似,而第三乐章的复格曲则与第十三段对位类似,勃拉姆斯以此对位手法创作,来表达对巴赫崇高的敬意。

此曲第一乐章以特有的哀愁营造出全曲抒情的气氛,大提琴多半维持在中低音域,使全曲呈现出阴暗的色彩、温暖的和声与音响以及深沈的旋
律。

第二乐章他采用了巴洛克组曲中小步舞曲形式,有像民谣般优雅与哀愁的旋律,民谣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是重要的元素,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民谣的色彩,他曾告诉阿尔贝特·迪特里希(Albert Dietrich ),他常藉冥想民谣的歌词,而得到音乐的灵

第三乐章以钢琴呈现主题,大提琴回以答句的复格手法发展,此复格手法可看出他深受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影响。从此乐章可以欣赏勃拉姆斯精湛的对位手法,以两个乐器营造出雄厚立体的和声效果。

2017 年 1 月 5 日 阅读:(12,675)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2009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