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意大利波隆纳提琴制作学派

pidemengtiqinzhizuoxuepei

波隆纳(Bologna)初期不像意大利其他学派具有完整的制琴系统,当时制琴师之间并无师承关系,在技法上也无一定的制琴方式,特色为体型较胖、弧度不规则。1690年之后,乔凡尼·托诺利 (Giovanni Tononi , c. 1640-1713) 发展出较规则、有系统的制琴模式,并带入威尼斯,反倒和威尼斯 (Venice) 学派关系较为密切。

乔凡尼传给儿子卡洛·托诺利 (Carlo Tononi, c. 1675-1730) ,再传给子孙卡洛.安东尼奥.乔凡尼 (Carlo Antonio Giovanni, 1721-1768) 。大约在1730年之后,乔凡尼·托诺尼离开波隆纳 (Bologna) ,唐·尼可罗·阿玛蒂 (Dom Nicolo Amati, fc.1725-c.1750) (本名Marchioni) 、乔凡尼·圭达图斯 (Giovanni Floreno Guidanti, 1687-c.1760) 随之崛起,此时提琴弧度较宽,成品并不很精细 (左右两边不太对称)。

1780年至1850年期间,波隆纳系统形成断层;直到1850年代,拉菲尔‧菲奥里尼(Raffale Fiorini, 1828-1898) 的出现,他引导波隆纳进入现代制琴业,并且将外模法导入波隆纳的制琴技术中;到了1920年代,波隆纳系统开始发扬光大,其制琴技术不管在外观或是音色上,在意大利均占有一席地位,为近代波隆纳中最具代表的制琴系统,其后继者亦在意大利各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文章来自于奇美数位典藏

2017 年 4 月 29 日 阅读:(6,347)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21265.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