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德沃夏克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各写一首协奏曲,这三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结构基本相似—前后两个活跃的乐章都用奏鸣曲形式或回旋曲写成,以同中间的抒情慢板乐章相对置。但每一首协奏曲的处理又不一样:《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别刚毅有力,可以明显看出贝多芬的强烈影响;《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则更抒情,是作者创作生活中的“斯拉夫时期”的产物,其中广泛运用民间歌曲和舞曲的因素;《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内容最为深刻。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在1879-1880年间为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而写的,由于要求严格的约阿希姆过细的考虑和建议,其中小提琴独奏声部多半曾数度改写,因而使这首协奏曲得以归入优秀小提琴作品之列。总的说来,这首协奏曲美丽的乐思、迷人的旋律以及赏心悦目的配器风格,都显示出独特的民族色彩。但小提琴声部因常具即兴演奏特点,乐曲结构近似狂想曲,三个乐章的比例似乎也不太平衡—第一乐章篇幅嫌短一些。这第一乐章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形式,由三个主题组成。乐章开始时是一小段强有力的引子,它的主题在乐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德沃夏克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曲谱

紧接在引子之后出现的乐章基本主题立即由独奏小提琴奏出,这是纯捷克风味的旋律,但有点刻板,也相当戏剧化,它的呈示和发展则完全借助于贝多芬和十八世纪的典型模式。

曲谱

这个主题在其呈示中经过一系列充分发展之后,独奏小提琴遂又在木管乐器的对位旋律衬托下奏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新主题的呈现不仅是出于奏鸣曲形式结构的要求,而且还是情绪发展所迫切期待着的,只是在乐章中它仅仅在这里稍一露面,随后便不见踪影。

曲谱

乐章的呈示部还以第一主题和引子主题的重现作为补充,然后便由一小段华彩性乐句直接导入乐章的再现部。这一乐章不仅没有发展部,而且连再现部也大加压缩,其中只有第一主题的一些活动而已。乐章近结束时,第一主题移到独奏小提琴的低音区,音量咸弱,速度变慢,然后不间断地转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首浪漫曲,也由三个富于波希米亚待色的旋律组成。乐章开始时是独奏小提琴的安详歌唱,它的曲调优美动人,主题的后一部分尤其带有作者最悦人的印记。

曲谱

乐章的其他两个主题一个转入小调,仍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小提琴采用的八度双音奏法,激化了音乐的情绪,犹如平静的湖面开始起了皱纹一般;另一个则先出现在弦乐器上。这一漫长的慢乐章拥有的大量乐思,都是刚一萌生便及时被记录下来的,但有时候也有给丢弃不用的情况,难怪勃拉姆斯要说,德沃夏克剩余的主题素材,就够别的一些作曲家工作若干年了。

曲谱

在乐章三个主题相继陈述之后,情绪出现转折,这是乐章的高潮所在。这时出现小号的附点节奏还一度充作再现的第一主题的背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较为激越的气氛,只是到乐章近结束时音乐才重又恢复开始时那种安详的情绪。最后法国号还用装饰性的音响奏出乐章基本主题的旋律片断,为这一乐章添加一层诗意和魅力。总括地说,整个乐章的效果似乎是即兴意味过浓,但它毕竟还是非常饶有兴味的。

最后乐章采用回旋曲形式,它的基本主题以及穿插其间的两个对比性主题,都富于波希米亚欢愉的民间舞曲特点,源出于孚利安特舞曲和屯卡,这些主题全都由独奏小提琴首先带出;整个乐章生气勃勃,实际上更像是作者的另一首斯拉夫舞曲。

2013 年 6 月 14 日 阅读:(18,824)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3144.html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One Response to “德沃夏克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