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中提琴知识


中提琴在16至17世纪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提琴在16至17世纪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现代交响乐队中,中提琴与其他乐器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这之前,它同管弦乐队一起经历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交响乐队的形成开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当然首先是出现了器乐重奏乐队,但编制各有不同,而且很不固定,有时在这些乐队中也出现小提琴家族的代表乐器。在这些乐队里,乐器的作用与声乐的声部一样产生混合音响,它们在多声部的复调音乐中形成相对的平衡。旋律部分通常注明“用歌声或用乐器演奏”(在作曲家的原稿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标记),而且,在演奏时经常采用全部乐器。有时乐器用来重复最高的声乐声部(从下面给以供托)。乐队经常和合唱一起演奏。
(更多…)

中提琴琴弦上的改变

中提琴琴弦上的改变

高音大提琴(Violoncello Piccolo),外国的器乐学家们则认为它是大提琴的变种。鲍里斯·斯特鲁威反驳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巴赫为维奥拉庞博萨(Viola Pomposa)写的六首组曲一样。他认为高音大提琴更趋向于中提琴的一种。斯特鲁威写道:“毫不奇怪,约·塞·巴赫本人作为一个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和中提琴家,在与他的演奏实践有关的其他乐器范畴内,始终不渝地竭力追求创作上的完善。他考虑到把中提琴的音响和技巧都加以合理的改进,使其产生更紧凑的‘大提琴似的’音质,并在技巧上力求开拓中提琴演奏的音域,尤其是中提琴的高音区的音域,而中提琴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各个发展阶段正是这样做的”
(更多…)

中提琴结构上的改变

中提琴结构上的改变

提琴家族乐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和扩大乐器的表现力和它的技术适应能力。人们曾经不断地尝试既在质量上也在外形上对乐器加以改进。曾经有人制作过梯形的、吉他状的、以及金属的中提琴,也出现过吉他形大提琴——吉他和大提琴的混合物。(舒伯特曾为这种乐器写过一首奏鸣曲,该曲至今仍被中提琴和大提琴所用。)然而,直到现在为止,中提琴自始至终经历着结构上最多的变更和改善。
(更多…)

中提琴的初始制作史

加斯帕罗·达萨洛 中提琴作品加斯帕罗·达萨洛 中提琴作品

16-17世纪的小提琴乐器逐渐演变成最终的典型形式。大师级乐器制作流派布雷西亚,被公推为最早的乐器制作流派之一。该派以意大利北方城市勃列沙得名。该派鼻祖加斯帕罗·达萨洛(1542-1609)及其弟子著名的帕欧罗·乔万尼·马基尼(1590-1609)曾在这座城市里居住、工作过。这些大师早期制作的乐器既保留了维奥尔的音响特点,也保留了它的形式上的特点。在这一时期,由加斯帕罗·达·萨洛制作的一把中提琴(藏列宁格勒戏剧、音乐、电影研究院乐器收藏部),它的琴身底部具有鲜明突出的角,无疑这是过渡时期的特征。而乐器制作大师加斯帕罗·达·萨洛和马基尼的成熟时期(规格完全定型的中提琴)的作品,尺寸比较大,发音柔和、响亮而宽广。
(更多…)

中提琴的发展史介绍

中提琴中提琴

中提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有关它的形成及结构的改进,这问题不仅本身相当重要,而且对探讨中提琴的演奏与运用来说也相当重要。它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所有的弓弦乐器中,恰恰是中提琴这件乐器的结构在一百多年中经历了最多的变化,其演变的结果是它的富有表达能力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对中提琴的形成及其结构的演变以及音响性能和技术潜力等基本问题,集中作一番深入的研究。
(更多…)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