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奥尔琴与提琴:既不同宗,也不同源
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音乐团体被邀请至国内演出,一些以演出早期音乐为主的乐团也纷至沓来。在这些乐队中,常会出现一种看起来很像大提琴,被放置在演奏者双腿间演奏的乐器。有些人称之为“古大提琴”,其实这是腿式维奥尔琴。腿式维奥尔琴的意大利语叫“Viola da gamba”,”gamba”一词在意大利文中是指“腿,下肢”,因此这件乐器属于维奥尔琴(Viol)家族中的一员,并不是“古大提琴”。
维奥尔琴家族
文献资料显示,维奥尔琴的祖先或许是出现在西班牙的一种被称作比韦拉(vihuela)的六弦琴,这种乐器又分为弹拨(vihuela de mano)和弓拉(vihuela de arco)两种。维奥尔琴的演奏技术则可能源于穆斯林国家的弓弦乐器雷贝克琴(rebec)。
拉斐尔笔下的臂式维奥尔琴
十五世纪下半叶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的阿拉贡(Aragon)王国,有一幅迄今发现最早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维奥尔琴的绘画,这表明当时维奥尔琴的制作和演奏已经在这个地区得到了发展。有据可查的是,意大利曼图亚埃斯特家族的伊莎贝拉(Isabella d’ Este)曾在十五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向西班牙定购维奥尔琴(viola spagnola),而西班牙的维奥尔琴演奏者可能也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了意大利,把维奥尔琴带到了意大利。随着维奥尔琴在意大利各地的传播,包括拉斐尔在内的多位画家也都创作了带有维奥尔琴的绘画作品。此后,维奥尔琴又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传人英国、法国、德国和低地国家,最终成为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最流行的乐器之一。
法-让·马克·纳蒂埃《拉腿式维奥尔琴的昂丽艾特夫人》
事实上,最早的小提琴(violin)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出现的,只不过在当时,这种乐器只用于舞蹈伴奏,未能登上大雅之堂。直到巴洛克时期,提琴家族才异军突起,逐渐替代维奥尔琴,参与到乐队合奏中,成为现代管弦乐队的重要组成部。
维奥尔琴与提琴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琴弦的数量:提琴有四根琴弦,而大部分的维奥尔琴则有六根(也有五根或七根琴弦的维奥尔琴)。其次,提琴是纯五度定弦,而维奥尔琴的定弦是四度加上中问的一个大三度,与现代吉他的弦制基本相同,非常便于演奏和弦。第三,维奥尔琴的指板上有音品,这也与现代吉他一致,提琴则没有音品。第四,维奥尔琴的琴身较为平坦,面板上有C型音孔,提琴琴身则有一定的弧度,面板上是F型音孔。第五,维奥尔琴的琴弓远不如现代提琴琴弓那么紧绷,演奏者持弓的右手掌心向上,中指需直接接触弓毛,这与中国胡琴的持弓手型相似。
在现代提琴家族中,尚有低音提琴(DoubleBass)的部分演奏者还在使用若这种掌心向上的持弓法,但大、中、小提琴和一部分低音提琴演奏者使用的都是掌心向下的持弓法,由此使演奏者对琴弓的掌控能力变得更强。最后还有一个不同点是,维奥尔琴家族中的绝大部分乐器都是竖立演奏的,腿式维奥尔琴夹在双腿间演奏,小型的维奥尔琴被置于双膝问或膝上,而大提琴在十八世纪中叶时就已经出现了尾柱,演奏时琴的重力支撑在地上。到了十九世纪末,大提琴的尾柱已被广泛使用,这不仅提高了大提琴演奏的稳定性,使把位的变换更加白由便捷,有利于高把位的演奏,也改善了琴体的共鸣,大大增强了大提琴的表现力。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奥尔琴自身的名称和形态都发生了不少变化。除了各种型号、不同音高的腿式维奥尔琴之外,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意大利还出现了加花维奥尔琴(Viola bastarda),十七世纪的英国出现了里尔维奥尔琴(Lyra viol)和加花变奏维奥尔琴(Division viol)。英国的这两种乐器都属于低音维奥尔琴,只是后者的体积比前者的大一些而已。经过制琴家的不断改进,维奥尔琴琴头、琴颈和琴体的形态变得越来越美观实用,而制式相同的高、中、低维奥尔琴系列的出现为其合奏提供了保证。通常标准形式维奥尔琴的弦制自低向高分别是四度-四度-三度-四度-四度关系,其具体音高是:d-g-c1-e1-a1-d2(高音)、G-c-f-a-d1-g1(中音)和D-G-c-e-a-d1(低音)。一种被称作Violone的低音维奥尔琴也采用了这种标准弦制,音高定为:G1-C-F-A-d-g或D1-G1-C-E-A-d。但也有些维奥尔琴的弦制为四度-三度-四度-四度-四度-四度,有一种名叫”Pardessus”的倍高音维奥尔琴就定弦为g-c1-e1-a1-d2-g2,还有的维奥尔琴定弦为c-f-a-d1-g1-c2。总体来看,虽然这些乐器的定弦各有不同,但我们能够发现,维奥尔琴的弦制中都是包含了一个大三度的纯四度关系,而不是提琴家族的纯五度弦制。
在文艺复兴时期,维奥尔琴的演奏者不仅有专业的乐师,也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在乐器制造、演奏理论与技巧等等方面都有相关著述被保存下来。当时的”consort”一词就是指不同音高的同类乐器之间的合奏,以三四把维奥尔琴的合奏最为常见。因此,当时有不少用于维奥尔琴独奏与合奏的作品集得以出版并广为流传。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低地国家,维奥尔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在英国维奥尔琴盛行的时间最长。
巴洛克时期,尽管大提琴的制作工艺不断完善,但低音维奥尔琴因其美妙的声音和便利的演奏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最好的例子就是J.S.巴赫不仅作有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也为腿式维奥尔琴创作了不少奏鸣曲,此时的维奥尔琴既是独奏乐器,也与小提琴或大提琴等其他弓弦乐器一起合奏。
维奥尔琴复兴于二战之后。当时的欧洲出现了一些专门演奏早期音乐的合奏团体,他们通过挖掘和利用早期的乐器及音乐作品,向世人呈现了维奥尔琴的彼时风采。维奥尔琴的演奏家不仅录制了现存的维奥尔琴独奏与合奏的音乐作品,还向当代作曲家委约了新作。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还相继成立了维奥尔琴协会,致力于维奥尔琴的演奏、研究及推广工作。
法国人阿兰·科诺(Alain Corneau)在1991年导演了一部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Tous Matins du Monde),描述了法国作曲家马雷·马兰(Marin Marais,1656-1728年)和他的老师圣-哥伦布(Monsieur de Sainte-Cofombe,约1640-1799年)的故事。这师徒二人都是维奥尔琴演奏家,影片中大量维奥尔琴音乐都是由西班牙维奥尔琴演奏家约迪·萨瓦尔(Jordi savall)创作和录制的。约迪·萨瓦尔是当今享誉世界的维奥尔琴演奏家,早年学习大提琴,后自学维奥尔琴,并组织了合奏团,致力于早期音乐的研究和演奏。
如今在国内,仍有些人会把维奥尔琴误认为是古提琴。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对维奥尔琴的来源和特性缺乏了解。而这种错误的理解似乎也未在权威书籍中得到及时更正。我发现,诸如《意汉词典》(商务印书馆)、《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等辞书也都把viola译作“古提琴”,这方面的问题在一些专著或翻译的音乐著述中也都有出现,如此种种,必然将导致大众的误解。应该承认,不同语言的差异的确造成了中文翻译的困扰。英文中的viol在意大利文中就是阴性名词viola,腿式维奥尔琴(viola da gamba)的减缩形式也是viola,而现代提琴家族中的viola中文是译作中提琴。虽有重名之嫌,但译者或编者在翻译这些乐器名称时。应当参考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识。
爱情维奥尔琴
有趣的是,的确存在着名称中带有viola,但不属于维奥尔琴家族的乐器。比如十六至十七世纪出现的臂式维奥尔琴(viola da braeeio)属于提琴家族中的一员(braccio是意大利文中“手臂”的意思),十八世纪的肩式维奥尔琴(viola dasPalla)是指一种放在肩膀上演奏的小型大提琴(sPalla在意大利文中意为“肩膀”),viola pomposa是指一种五弦的中提琴。十七世纪出现的爱情维奥尔琴(Viola d amore)则更为特殊,它也是一种放在肩膀上演奏的弓弦乐器,其形状与维奥尔琴相仿,但无音品,大约有十至十四根琴弦,分上下两层,上面的四至七根弦在指板之上,用来演奏,下面的琴弦则在指板下方,只用于共鸣,但是爱情维奥尔琴也是属于提琴家族的。
维奥尔琴的各种变形和变种既展现出各国造琴师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这类乐器自身的局限性。提琴家族的演奏历史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这至少说明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事实上,提琴家族并没有所谓的“古”,只是有时会根据乐器制作的年代划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小提琴或大提琴
综上所述,维奥尔琴与提琴是两类既不同宗也不同源的拉弦乐器。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想要得到相对精准的解读还是比较方便的,关键在于不能望“名”生义地想象。因此,我认为,与早期音乐相关的媒体行业应该重视维奥尔琴的翻译问题,在涉及到维奥尔琴与提琴家族音乐作品的相关名称时要慎重对待,尽量避免混淆与滥用,以便为读者传达准确的音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