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较权威的古典名琴拍卖行苏富比与佳士得

苏富比拍卖的提琴

提琴在世界的拍卖市场上,是有历史性与重要性的商品,有时甚至举行提琴专题拍卖。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提琴,通常是有收藏性的古董提琴或名家提琴。世界有名的拍卖公司如苏富比、佳士得、菲律普等,都拥有顶尖的鉴定人员,在品质真伪上较具保障。

苏富比

山姆·贝克先生 (Samuel Baker) 于1744年(即乾隆九年)在伦敦创办苏富比,并举行首场拍卖。自此,苏富比逐渐扩展,从拍卖书籍发展到拍卖各种各类的艺术品。自此,苏富比不单成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拍卖商,更是首屈一指之拍卖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接近结束,苏富比的拍卖范畴已扩展至版画、勋章与钱币等不同类别。公司亦在1917年迁往举世闻名的伦敦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从此成为苏富比的伦敦总部。扎根在这条时尚的大街,宣告了苏富比新时代的来临,名画与其它艺术品的成交金额开始超越书籍和文献。拍卖多元化的经营宗旨是当时一项极重要的决策,为日后彼得威尔森先生(Peter Wilson)的领导及公司的发展,奠定深厚而良好的基础。目前苏富比于全球拥有超过100家办事处。

威尔森先生于1936年加入苏富比,上任后运筹帷幄,带领公司迈进国际舞台。在他任内最著名且影响深远的拍卖会,一定是1958年的高尔施米特(Goldschmidt)拍卖会。当时正值印象派与现代绘画热潮急速窜升,吸引到1,400个到场嘉宾;在短短廿一分钟内,卖出全部七幅作品,成交总金额高达78,100英镑,是当时总成交金额最高的艺术品拍卖会。保罗美隆 (Paul Mellon)以22,000英镑夺得塞尚(Cézanne)的「穿红色背心的男孩」(Garçon au Gilet Rouge),成交价是当时纪录的五倍以上。这场可能是二十世纪最轰动的艺术品拍卖会,更成为当年社会界的焦点新闻。

全赖威尔森先生的独到远见,苏富比远早于对手洞悉到艺术市场于国际的发展潜力。有见及此,苏富比于1955年设立纽约办事处,更于1964年收购美国最大的艺术拍卖商──帕克–博涅特(Parket-Bernet),从此于发展蓬勃的北美印象派及现代名画市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美国最大的拍卖商,同时也是苏富比的一份子,博涅特先生积极海外拓展,寻求更多机会。海外办事处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开设,70年代海外办事处已遍布欧洲、美国、澳洲等地,1974年在香港设立苏富比办事处,成为首家于亚洲设立据点的国际拍卖公司,同年举行首场拍卖会。

80年代初,尽管市场与企业面对着不明朗的景气,美国企业家艾福瑞陶伯曼先生(A. Alfred Taubman)与一群投资者于1983年收购苏富比。此后,一连串的重要拍卖,进一步奠定了苏富比的市场地位。充满戏剧性的拍卖过程、令人震撼的成交价,以至让世人趋之若鹜之珍藏品,都一一被写入历史。

1987年,于日内瓦湖畔举办的温莎公爵夫人(Duchess of Windsor)珠宝拍卖会,尤其震撼人心。当时现场气氛紧凑,除了亲临会场的社交名流外,还有以卫星从纽约传来的竞投、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话竞投。这场精彩的拍卖录得高达5,000万美元之总成交,比拍卖前估价多于五倍以上。

在充满着可能性的 80年代后期,苏富比在纽约与伦敦拍卖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作品,成交额已高达11亿美元。拍卖成交价一直节节攀升至超乎想象的地步,拍卖市场的蓬勃也吸引了全球媒体史无前例的高度关注。踏着一路成功的足迹,苏富比于1988年再度在纽约公开上市。

到了90年代初期,全球步入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凭借250年的历史及经验,苏富比妥善掌握艺术市场的起落。在接下来的十年,骄人的成绩有目共睹,伦敦、纽约两大据点亦有大规模的扩展。2000年春天,纽约苏富比位于约克大道(York Avenue)的总部增添了六个楼层,让办公室及仓库整合,而各个专家部门均拥有独立的展览空间。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位于十楼的艺廊,它被誉为「纽约最精彩的展览场地之一……足以媲美纽约市任何博物馆」。此外,伦敦苏富比亦于2001年在奥林匹亚另辟拍卖据点,处理应接不暇的业务。

佳士得

佳士得拍卖行的名字代表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可比拟的服务和专业知识,以及蜚声国际的显赫名声。

佳士得于 1766 年由詹姆士‧佳士得 (James Christie) 所创立,在过去几个世纪先后举办多场举足轻重的拍卖会,是珍罕独特艺术品的汇集之地。佳士得每年举行 350 多场拍卖,涵盖超过 80 个拍卖类别,包括装饰艺术品、珠宝、摄影作品、收藏精品、名酒等等,价格从 200 美元至超过 8,000 萬美元不等。佳士得于私人洽购方面亦发展悠久,并拥有丰富及成功的经验,主要集中在战后及当代艺术、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古典大师及珠宝类别。

佳士得在全球 32 个国家设有 54 个办事处及 12 个拍卖中心,包括伦敦、纽约、巴黎、日内瓦、米兰、阿姆斯特丹、迪拜、苏黎世、香港、上海及孟买。

市面上充斥着虚报价值的假琴,欧洲于1951年就曾发生过规模庞大的提琴诈骗案,这个瑞士的诈骗集团伪造的提琴仿冒得极细致巧妙,连大部份名家也都无法辨视,在破案后,才发现当时瑞黎士市上的古琴,十之八、九都是伪造的。因此,当遇到很有自信的交易商,对他的提琴充满信心,既无愧色又开出高价,提出权感性的鉴定证明书,一般民众是很难判断的。一般国外开立的鉴定证明书都是「个人的评价」,只能算是「检验意见书」,这与保证书是不同的,不代表琴商对琴的保证。加上证明书还可造假,所以顾客要保护自己,只有靠自己小心了。购买古董名琴,不能只接受琴商的鉴定证明书,最好再花钱送更权威的提琴鉴定家鉴定或权威的拍卖行 。

2016 年 5 月 26 日 阅读:(5,510)
Categories: 关于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16907.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