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意大利米兰提琴制作学派

意大利米兰学派

意大利米兰(Milan)提琴制作学派学派的发展,始于乔凡尼·格兰奇诺(Giovanni Grancino,1637-1709),独特的制琴风格为往后米兰制琴发展的立下指标。

传说乔凡尼·格兰奇诺是尼可罗·阿玛蒂(Nicolò Amati,1596-1684)学生,但在材料的选用、漆色、漆质及结构设计上,却与阿玛蒂琴大相径庭。也许如此,使得米兰学派制琴独树一格,从1680年代至1820年代,持续风行在北义大利米兰。

1708年产生重大转变,乔凡尼的儿子乔凡尼‧巴提斯塔‧葛兰奇诺(Giovanni Battista Grancino,1673-c.1730)在一次争执中,误杀了安东尼奥‧马利安‧拉凡赛(Antonio Maria Lavazza,1683-1708),虽然儿子未被判处死刑,不过隔年老乔凡尼过世后,乔凡尼‧巴提斯塔财被判财产充公、取消营业执照,其工作室改由学徒卡洛·朱塞佩·泰斯托瑞(Carlo Guiseppe Testore,c.1665-1716)接管,乔凡尼‧巴提斯塔只能私下偷偷做琴。

随后泰斯托瑞家族成了米兰重要制琴家族之一。卡洛·朱塞佩·泰斯托瑞接管工作室没几年就去世了,工作室落在年幼的儿子卡洛·安东尼奥·泰斯托瑞(Carlo Antonio Testore,1693-c.1765)、保罗·安东尼奥·泰斯托瑞(Paulo Antonio Testore,1700-1767)身上,直到卡洛·安东尼奥的儿子乔凡尼·泰斯托瑞(Giovanni Testore,1724-1765),这个家族一直在米兰制琴。

而后,兰朵夫家族(Landolfi)延续泰斯托瑞家族技艺,卡洛·斐迪南多·兰朵夫(Carlo Ferdinando Landolfi ,c.1710-1784)继承卡洛·朱塞佩·泰斯托瑞手艺,其作品风格不同于米兰制琴特色,反倒和皮德蒙学派的乔凡尼‧巴蒂斯塔‧瓜达尼尼(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1711-1786)有些类似。

兰朵夫的儿子彼得罗·安东尼奥·朵夫(Pietro Antonio Landolfi,c.1730-1795)及学生彼得罗·乔凡尼·梅塔冈萨(Pietro Giovanni Mantegazza,c.1730-1803)正领导另一代表性米兰制琴与收藏家族。

梅塔冈萨家族(Mantegazza)活跃于1760年到1824年,彼得罗·朱赛佩死后,其制琴工艺则由他的两个儿子弗朗切斯科·梅塔冈萨(Francesco Mantegazza,1762-1824)以及卡洛·梅塔冈萨(Carlo Mantegazza,1772-1814)。

lifutaxiaotiqin1840Giacomo Rivolta 1840年 小提琴作品

乔柯玛·李弗塔(Giacomo Rivolta ,c.1770-1844)结合多项斯特拉迪瓦里与当时米兰学派梅塔冈萨琴板边带深翻边的风格,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其作品以大体型中提琴、大提琴居多,小提琴的数量反而相当稀少,1820-1840年间为作品成熟期,以中提琴闻名于世。在中提琴发展史上,大师的乐器占有一席地位。也是米兰学派最后一个大师。

米兰派的特征在于翻边上较深,背板木头常选用无花纹的木头,他的中提琴、大提琴闻名于世,颜色上普遍以深红及金黄色为主,背板的镶线常以刻标记线方式完成,基本上属于较便宜的乐器,但在音乐史上,米兰中提琴及大提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文章来自于奇美数位典藏

2016 年 6 月 20 日 阅读:(9,377)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17413.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