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瓜尔内里琴头螺旋设计
提琴琴头可分为三个面:正面、背面和侧面,其中侧面曲线是人们研究最多、也最能反映制作者个性的曲线。提琴制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间曾经有许多人尝试着改变提琴琴头曲线的设计,有人头形状、兽头形状等,但都未广泛传播,至今应用最多的仍是螺旋型曲线。
螺旋型曲线本身给人以一种动态的美感,不同的提琴制作者采用的曲线都有各自的特点。几位著名的提琴制作大师的琴头曲线一直都是后世的提琴制作者们研究的重点。
琴头侧面曲线又分为琴头螺旋展开线和琴头身曲线,下面要讨论的是琴头侧面曲线的上半部分螺旋展开线的画法,即从琴头眼珠到琴头侧面后背最宽处。本文浅要地分析和比较尼科洛·阿玛蒂(Niccolò Amati 或Nicolo Amati)、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和约瑟夫·瓜尔内里(“耶稣”·瓜尔内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 琴头侧面螺旋线的设计思路,进行提琴琴头设计探索性的尝试。
阿玛蒂琴头侧面螺旋线的设计
尼科洛·阿玛蒂崇尚完美与和谐,他的作品做工精湛,处处体现了和谐美,圆与流畅是他要表现的主题。他的1675 年琴头螺旋展开线的特点是:线条圆润、均匀,很接近等角螺线。如果在眼珠中心位置画一水平线,以眼珠中心为轴,将此直线向琴头前下方旋转30°角,则眼珠结束位置在这条线上(图7)。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琴头侧面螺旋线的设计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作为尼科洛· 阿玛蒂的学生,在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早期作品中,与阿玛蒂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脱离了阿玛蒂之后,随着对琴型设计的改进,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于1700年左右进入了事业的黄金时期。他的1699 年琴头螺旋展开线的特点是:与尼科洛·阿玛蒂相比,他的琴头眼珠结束位置也是在旋转30°角的直线上,并以此直线为长轴,有椭圆形拉长趋势。这样使他的琴头曲线产生了变化,不再是均匀稳定的,而产生了一定的节奏,张弛有度地动感使琴头有一定的冲突,更具魅力(图8) 。
“耶稣”·瓜尔内里琴头侧面螺旋线的设计
“耶稣”·瓜尔内里的爷爷也是尼科洛·阿玛蒂的学生,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工作起来很自由无拘束,他并不努力以细致精确的传统风格来雕刻木材,人们仔细观察他制作的琴头时,特征就很清楚,上面的凿痕清晰可见。
他的琴通常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有迹象表明,“耶稣”的制作方法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1726年至1730年,明显表示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艺人,这大概是人们对他从父亲那里所受教育的赞扬,他的琴在风格上与其父亲有相似之处。
第二阶段,从1730 年至1735 年,以成熟并更具独到见解的制作方法为特征:琴身各段伸长,f孔比较细长,琴边、琴角和琴头的最后润饰相当完美。从各个角度看,琴头旋首两边相互十分对称,有个事实值得考虑,分开观察,两面的外形显得那么不同。
第三阶段,从1735年至1740年,风格表现得越来越自由,甚至制作方法也失去了控制。他的琴头有时只是对前辈的端庄构思的夸张性仿造,但更显个性。
最后一个阶段,从1740 年至1744 年,“耶稣”的作品过于违反公认的制作规范,从某种程度讲, 一些评论家厌恶这种草率行事的现象。
在“耶稣”·瓜尔内里的作品中,经常有即时性和独创性的成分,而且决不迂腐。
他的1733 年琴头螺旋展开线的特点是:线条走向不均匀,有冲突。在旋转30°角的直线轴方向有椭圆形拉长趋势,这点与斯特拉迪瓦里的琴头相似。在最后一圈眼珠处向下压,使里圈长轴方向显得更拉长,眼珠结束处向上提升,甚至超过45°角。在琴头前下方处略宽。琴头顶部略靠前处稍高,转到后背处略收紧。
文章来自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