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克罗采》奏鸣曲与被遗忘的黑人小提琴家

George Bridgetower

1803年5月24日在维也纳上演了一场音乐会,两个男人在舞台上演奏一首未完成的小提琴奏鸣曲,只不过,最终被遗留下来在历史中的,只有其中一位,以及那首未完成的作品。

乔治·布里吉陶尔(George Bridgetower)生于1778年,父亲有着非裔血统,母亲则是德裔波兰人。像他这样的有色人种,在当时被称作混种人(Mulatto)。然而他的肤色并未影响到他在音乐上的天分,在他父亲的督促与安排下,小乔治在非常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出没在欧洲各大王公贵族的府邸,就连美国的开国元勋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都曾经是他音乐会的座上宾。

不确定当时小乔治替家里赚了多少钱,不过应当足够他的父亲菲德烈克(Frederick)挥霍。沉溺于酒色财气的菲德烈克,行为开始脱序,甚至在一场演奏韩德尔弥赛亚的音乐会中失控大声喊叫被赶了出去。最后,连当时威尔斯的王子都看不下去,于是将他遣返出境,并且成为小乔治的监护人。

在王子的照料下,小乔治接受了当时英国境内最好的音乐教育,同时也结识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其中还包括了意大利小提琴和作曲家维奥蒂(Giovanni Battista Viotti),一般相信维奥蒂那充满自信且炫技的表演技巧,对乔治有着深刻的影响。

成年后,乔治活跃在欧陆的古典乐界,精湛的琴技与舞台魅力,让他成为当时顶尖的小提琴家之一。 1803年,他受到维也纳洛布科维茨王子的邀请前往其宫廷演奏,演奏的曲目,则是王子所支持的另一位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当天也同时受邀在台下欣赏的贝多芬,被乔治的演奏所深深打动,两人很快就建立友谊。

除了音乐上的互相崇拜,乔治和贝多芬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像是两人成长的背景都很类似,也都有一位压榨他们才华的父亲,同时他们的个性都有些对世俗的反动,因此这两位相差八岁的音乐家,在很短的时间就成为麻吉,并且决定要一起登台演出。

当时贝多芬手上正在进行一首新的奏鸣曲的写作,于是乎,贝多芬决定将这首尚未完成的作品题献给他新的好友。由于赶不上演出时间,乔治和贝多芬上台时只拿到了不完整的第一乐章,但两人仍然给予了听众一场音乐的飨宴,据说中间乔治还即兴演奏了一段,贝多芬大为惊艳的直喊到,「好样的,再来一次。」音乐会后,贝多芬不但把自己惯用的调音叉送给乔治,同时在乐谱上写下了,「混种奏鸣曲,献给疯狂的混种音乐家布里吉陶尔。」

只不过,这段来得快的友谊,去得也快。不久之后,乔治因为不巧的调戏了一位贝多芬心怡的女性,而让两人翻脸,贝多芬也很快的将这首献给乔治的作品收回,改提献给法国知名的小提琴家克罗采,也就成为今日著名的《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讽刺的是,克罗采在有生之年完全没碰过这部作品,一说他认为自己并非贝多芬提献的首选而感到不满,也有说法说他对这首充满挑战又带点疯狂的作品完全不喜欢。

乔治在结束和贝多芬短暂的交会后回到​​英国,继续他的音乐生涯,而贝多芬则是继续着他所剩不多但成就传奇的人生。关于乔治后来的事迹流传并不多,他在1860年的2月过世,晚景似乎不佳,他的故事也在他死后,逐渐被人淡忘;而早他离世32年的贝多芬,至今仍然被世人所传颂,而那首奏鸣曲,也早成为小提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了。

2020 年 9 月 22 日 阅读:(5,960)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36903.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