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谢尔盖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谢尔盖·谢尔盖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苏联老一辈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谢尔盖·谢尔盖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在1891年4月23日生于乌克兰叶卡捷林诺斯拉夫省一个村镇的农艺师家庭。他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五岁开始跟母亲学钢琴,六岁写出他的第一首钢琴曲—《印度加洛普舞曲》,九岁便自编剧词创作歌剧。1902-1903年间,根据塔涅耶夫的建议,普罗科菲耶夫跟格里埃尔学习作曲理论,1904年,进彼得堡音乐学院,受教于里亚多夫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等,1909年和1914年先后修完作曲和钢琴与指挥课程,毕业时获得金质奖和鲁宾什坦荣誉奖。

普罗科菲耶夫早在学校期间已是许多作品的作者,毕业后三年间(1914-1917)又有大量作品间世。他的早期优秀作品,包括《古典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一些钢琴奏鸣曲等。

他在学期间悉心研究近代西方和俄罗斯作曲家如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和雷格(1873-1916)等的作品,积极参加当时的“现代音乐晚会”的活动,毕业后多次到过伦敦、米兰和罗马等地,又结识了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俄国的一位现代派音乐代表人物季亚古列夫,在创作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同时也明显表现出作者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及其“简单的和声”的偏爱,但有时也反映出现代主义的倾向,例如他写出最明朗乐观的《古典交响曲》,同时又写出《斯基夫组曲》中一些粗野怪异的篇页。他的音乐反映了革命前俄国艺术处于错综复杂时期的矛盾。他的某些新作品的演出,往往导至一场争吵,有人同情和崇拜他,也有人反对和谴责他。然而,尽管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存在着矛盾,他的作品在当时就以其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新而富有魅力著称,他在早期作品中形成的这些特点,后来还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从1918-1932年,共约十五年时间,普罗科菲耶夫侨居国外—先住在美国,后来到欧洲,大部分时间住在法国。他在包括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许多国家,主要弹奏自己的作品,指挥上演自己的歌剧、舞剧和交响音乐作品,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与此同时,他还在各种不同的音乐领域中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着不倦的探索。起初,他写出了一系列出色的作品,其中有充满对祖国和人民的温暖回忆的钢琴套曲《老祖母的故事》(1918年)、根据十八世纪意大利剧作家哥齐(1720-1806)的喜剧写出的同名舞剧《对三个橙子的爱》(1919年)和一首内容深刻、形式和谐的《第三钢琴协奏曲》(1921年)等。后来,他的创作产生危机,由于构成主义的影响,他的音乐变得越来越枯燥而平淡,他的舞剧有的充满工业机器的响声,有的完全没有情节轮廓。

1927和1929年,普罗科菲耶夫两次回到苏联,在许多城市演出,广泛接触到苏联在革命后的艺术实践。最后终于在1932年返回祖国,开始他那富有成果的第三个创作时期,进入他的创作的极盛年代。

回国后,面对全新的社会生活和音乐会听众,普罗科菲耶夫最重视内容深刻的题材。他选取爱国主义的主题,根据俄罗斯和世界文学作品的一些记述以反映决定俄罗斯人民命运的伟大历史性事件和重大哲学间题,写出了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9年)、歌剧《战争与和平》(1941-1952年)、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936年)和影片《伊凡雷帝》配乐(1945年)。他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他的创作中的首位—他根据卡达耶夫的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描写国内战争的事件写出歌剧《谢苗·科特科》(1939年),还从波列伏伊反映卫国战争的英雄业绩的小说写成同名歌剧《真正的人》(1948年),他反映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斗争(清唱剧《保卫和平》,1950年),在他为苏联诗人的诗作配写的歌曲中描绘普通的苏联人的形象。他对苏联少年儿童特别关心,创作了钢琴曲集《儿童音乐》(1935年)、交响童话《彼得与狼》(1936年)和以诗人马尔夏克的诗谱写的组曲《冬日的篁火》(1949年)等作品,反映苏联儿童的生活情景。此外,在这段时间中,他还写出了他最著名的交响乐作品,包括《第五交响曲》(1944年)、《第七交响曲》(1952年)和《大提琴交响协奏曲》(1952年)等。

1943年,苏联政府为了表彭普罗科菲耶夫在音乐方面所出的创造性贡献,授给他劳动红旗勋章,1947年还授予他俄罗斯苏维埃联邦杜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先后因下列作品获得六次斯大林奖金:《第七钢琴奏鸣曲》(1943年)、《第五文响曲》和《第八钢琴奏鸣曲》(1946年),影片《伊凡雷帝》配乐(1946年),舞剧《灰姑娘》(1946),《小提琴奏鸣曲》(1947年),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篁火》和清唱剧《保卫和平》(1951年)。

1957年,当苏联政府决定把列宁奖金扩及文艺领域时,在音乐方面,第一次被授与列宁奖金的作品,就是他的《第七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在音乐方面的活动和建树,也得到国外一些音乐组织的很高评价,他被选为意大利“桑塔·西西里亚”研究院、瑞典音乐研究院、伦敦爱乐协会和布拉格“行家讲演会”等组织的名誉成员。世界各国进步艺术界人士,一致公认他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已成为苏联音乐艺术的骄傲和光荣。

普罗科菲耶夫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七、八年间,一直身患重病,为此他不得不有时完全停止工作或者每天只工作一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对创作却显得特别专心致志。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中,他一直在改写歌剧《战争与和平》的第二稿,并对舞剧《宝石花》进行补充,渴想能看到这两部作品的上演。但是他的宿愿终于未能实现,在1953年3月5日,他刚结束新稿舞剧《宝石花》最后一场的音乐,便与世长辞。他遗下未完成的草稿包括一些协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

2015 年 11 月 10 日 阅读:(15,598)
Categories: 综合文献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11770.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