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200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约瑟夫‧哈西德

约瑟夫‧哈西德约瑟夫‧哈西德

约瑟夫‧哈西德(Josef Hassid 1923年12月28日-1950年11月7日)(原名Joseph Chasyd)诞生于波兰与苏联边境的一座小城苏瓦乌(Suwalki),双亲皆为犹太人,虽然父亲是从事代书的工作,但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贵,哈西德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离开人间,而扶养他的责任便很自然地落在喜欢音乐的父亲身上。

哈西德从几岁开始开始学琴已无从考证,只知到学琴不到一年已举办过独奏会,六岁时和当地的一位老师学习,由于小哈西德天资过人,没有多久这位老师已无法再教他。

之后他前往华沙和克雷斯塔(Krystal)学习了一段时间,十岁时进入华沙肖邦音乐学院先后师事米哈洛维奇(Michalowitz奥尔的学生)与杜毕斯卡(Dubiska),此时比她小五岁的埃达·亨德尔(Ida Handel)也正就读于这所音乐学院,并同为米哈洛维奇的学生。

多年后,亨德尔在其著作《女性与小提琴Wowan withViolin》这本书中,回忆起这位幼年时期的同学时曾写到:”当时我年纪还很小,并不能完全了解他真正的才华,只知道我本身并不喜欢他的慢速抖音,我自认为我的技巧是在他之上,所以并没有把他当成是竞争对手,但我的父亲却觉得这位圆脸黑发并经常面带笑容的少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

在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哈西德已举办过多场成功的独奏会,1935年哈西德以年仅十二岁的年纪参加第一届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关于第一届比全程回顾看这篇文章–>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届全程回顾),不过很可惜地因记忆力的失常,而无法获得佳绩。

大赛过后波兰小提琴大师胡伯曼B.Huberman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哈西德的演奏,之后便极力推荐他到弗莱什那儿学习。在胡伯曼的建议之下,哈西德父亲便迅速地透过亨德尔父亲(当时亨德尔已是弗莱什的弟子﹞的帮助而获得弗莱什的首肯。当哈西德知道这位大师愿意免学费收他为门徒时,据说他高兴地跳了一个小时之久。

1937年哈西德参加恩师在比利时的斯帕(Spa)这座市所举办的夏令营,包括吉娜特·内弗(G.Neveu)、奥诺波索夫(R.Odnoposoff)、布诺尼斯劳‧金佩尔(B.Gimpel)、埃达·亨德尔(Ida Haendel)、伊夫利·吉特里斯(I.Gitlis)等许多日后成立二十世纪的耀眼明星都参加了这次的夏令营,哈西德在弗莱什的眼中是最有才能的学生,尤其是他对音乐的敏感度及理解能力在同年龄的学生中更是无人能比,只不过在这次的夏令营期间,哈西德却和一位女同学谱出了一段悲伤的恋曲。

这位女孩确切的姓氏至今并未被公开,只知道她和哈西德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在当时保守的年代,这样的恋情是不可能有好的结局,果真双方的父母开始阻止他们互相来往,到最后硬是把这一对情侣给拆散,并要他们永远分开,哈西德在这段感情上用情至深,加上从小就未曾得过母爱,这次失败的恋情所造成的打击与伤害,几乎让他无法承受。而这个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和他日后因精神分裂而英年早逝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夏令营过后,哈西德演奏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二次大战爆发后,他决定留在伦敦,当时的伦敦虽然笼罩在大战的阴影下,但哈西德的经纪人霍尔德(H.Holt)依然替他安排一些音乐会的演出,更幸运的是在他伦敦首场演奏会之前就获得EMI唱片公司老板雷格(W.Legge)先生的赏识,一口气签了四张唱片的合约(以当时的行规来说算是罕见的破例)。这四张七十八转唱片所录制的曲子,正是哈西德一生中唯一的遗作(哈西德当时所使用的小提琴是克莱斯勒借给他的一把让-巴蒂斯特‧维尧姆(J.B.Vuillaume)名琴)。

1940年4月3日哈西德在伦敦举行首演会,获得乐评给予『成熟演奏家』的佳评,之后他在伦敦乐爱乐的伴奏之下合演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完美的演出除了得到观众如雷的掌声之外,隔日的乐评更给予极高度的评价。

当时亨德尔也是观众席上的一员,数年后她回忆起这场音乐会曾说:『当他以极为优美及谦恭的态度出场时,我相信他肯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连续几场成功的音乐会,证明雷格先生当时独到的眼光,1941年EMI公司又再度和哈西德签下了三年的唱片合同,雷格先生更把华顿Walton《小提琴协奏曲》首次录音的荣誉留给了他(后来哈西德因精神状况不稳定,才转由海飞茨演)。

正当哈西德的独奏会及协奏曲演出都获得众人肯定的时候,他的精神状况却开始出现警讯,特别是他在一场演奏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会之前,竟然已经有一个月没有碰琴,虽然当天的演奏会依然表现完美,但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哈西德的告别演奏会。由于精神状况持续化,EMI公司不得不取消他所有的录音合约,当医生诊断出他得了长期的忧郁症之后,哈西德已拒绝再拉琴,此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私人医生也出面来帮忙。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虽有好转并可以开始接触小提琴,但病魔还是不定时地来袭击,严重时甚至曾经拿刀子要杀他的父亲,弗莱什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也只能以书信来鼓励他并深切地盼望他能够东山再起。

但世上的事却经常都是事与愿违,没想到哈西德病情到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最后竟沦落到必须送入疗养院的地步。

1950年11月7日,哈西德在一次失败的脑部手术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一位稀世奇才竟然是以如此的悲剧收场,闻者无不令人鼻酸。就如同弗莱什的儿子在父亲的《回忆录》的最后一段所写的一段话:『哈西德的英年早逝是为小提琴界的重大损失。』

“A world-renowned violinist is born every 100 years, a Hassid every 200 years”这是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生前在弗莱什家中听到约瑟夫·哈西德(Josef Hassid)这位世纪奇才演奏后所说出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每100年就会出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天才;而哈西德是200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Mcwang注)。 只不过老天爷却不愿让他在世上久留,只给了他不到「二十七」年的生命。

这一颗还未来得及绽放光芒的明星,最后以如此艰苦的方式走完他悲惨的人生旅程,留给世人无限的怀念与遗憾。

虽然留下八首小品类的录音,但至今仍令许多乐迷婉惜,他极为短促的一生及所留给世人的遗憾,在所有二十世纪的小提琴巨匠中,应无人能比。

2015 年 12 月 7 日 阅读:(10,137)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12149.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