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林恩·哈瑞尔

林恩・哈瑞尔林恩・哈瑞尔

享誉全球乐坛的大提琴巨擘林恩・哈瑞尔(Lynn Harrell),在舞台展演及教学领域皆拥有无比杰出的成就。身为一位大提琴家,哈瑞尔的演奏足迹遍布欧、美、亚、澳等大陆,更与多国顶尖交响乐团合作;无论是表演、竞赛或是录音专辑也都囊括了无数奖项。

1944年出生于纽约的哈瑞尔,有着一对在当时极富盛名的音乐家父母。父亲麦克・哈瑞尔(Mack Kendree Harrell, Jr.)是位隶属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极受欢迎的男中音,同时也是演唱艺术歌曲的名家之一;母亲玛乔莉・富尔顿(Marjorie Fulton)则是位职业小提琴演奏家,两人共育有3个孩子。在这样充满乐音的家庭中诞生与成长,哈瑞尔第一个接触学习演奏的乐器却是钢琴,即便当时的他明白钢琴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乐器,他还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直到8岁,哈瑞尔下定决心要学习演奏大提琴,他的启蒙教师是纽约爱乐的大提琴家 Heinrich Joachim。就在哈瑞尔11岁时,父亲决定搬到德州的达拉斯居住,而哈瑞尔也在达拉斯遇见了另一位优秀的大提琴家列夫・阿伦森(Lev Aronson),并跟随他学习大提琴演奏。阿伦森是第一个发现哈瑞尔在大提琴演奏上的天分与才华,而哈瑞尔也认为阿伦森展现了对乐器、对音乐、对生命的热情。

中学之后,哈瑞尔进入了茱莉亚音乐学院,他追随了当时最顶尖的大提琴大师之一的雷欧纳德·罗斯(Leonard Rose)学习。哈瑞尔认为罗斯不仅是一位顶尖的演奏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师。罗斯精湛的演奏功力是众所皆知,他的琴声是那样地饱满​​又灿烂,他的演奏就像是让大提琴开口唱歌。在教学时,罗斯是一位极能因材施教的教授,他能循着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特色,给予不同的协助与关怀,如同园丁一般,让每一朵不同的花都能绽放出最美的一面。

1960年代,哈瑞尔的父亲因病过世,而母亲则因车祸意外身亡。短短两年内,少年哈瑞尔面对至亲相继身亡这般戏剧性的事实,却是以更加笃定成为职业音乐家的信念来回应,所幸父母遗留下来的资产足够哈瑞尔购买一把蒙塔尼亚纳(Montagnana)名琴。

为了追求更精进的琴艺,哈瑞尔前往寇蒂斯音乐院拜奥兰多·柯尔(Orlando Cole)为师。哈瑞尔形容柯尔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引领出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不仅在音乐上带领着他们钻研演奏技巧,更着墨于心灵内在对音乐的感受与表达。哈瑞尔在柯尔身上感受到,如何向伟大作曲家们给予的珍贵音乐资产表达敬意,就是透过衷心真切地演奏作品来实践。

面对蓄势待发的哈瑞尔,柯尔曾建议,若想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提琴独奏家,应该从加入管弦乐团担任大提琴手为起点。柯尔指出,从过去的观察中发现,杰出的大提琴独奏家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大多受过管弦乐团的演奏训练。哈瑞尔自己也发现自己的几位恩师,也同样在职业初期,担任管弦乐团中的大提琴手,尤其希望自己能依循罗斯的职涯模式展开独奏事业。因此,他向自己的教父,同时也是当时的克里夫兰管弦乐团中的合唱指挥,罗柏特・萧(Robert Shaw),咨询了未来求职的方向。

在得知哈瑞尔对自己的演奏事业已有了规划与蓝图,萧给予的实际协助,就是将哈瑞尔引荐给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指挥乔治·塞尔(George Szell),哈瑞尔亦不负期待,在几个月后的乐团公开甄选中,通过并取得一席大提琴位。

经过两年的努力,20岁的哈瑞尔也登上了大提琴首席之位。相对而言,对于一个以独奏家为目标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在管弦乐团的磨练也可能丧失自己本身的音乐独特性与优势。当时的乐团助理指挥詹姆斯·李汶 (James Levine)启发了哈瑞尔接触更多的音乐风格与剧目,尤其是塞尔极少接触的二战后音乐类型,而这也促使哈瑞尔与李汶建立了终生的深厚友谊。

哈瑞尔在乐团时期并非只专注大提琴演奏的部分,他甚至研究了总谱与其它乐器的分部,这是为了能全面性了解整套乐曲,也是为了能适应不同风格的同事与指挥,更是为了将来登上独奏舞台而做的准备。

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这阅读总谱的习惯,帮助他无论在独奏、协奏或是室内乐演奏甚至进行教学时,都能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诠释。27岁的哈瑞尔,在塞尔辞世之后,决定离开乐团的职位,去追求真正的独奏生涯。

哈瑞尔带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到纽约承租音乐厅来举办独奏会,但票房却是不如预期的惨淡。虽然如此,他仍成功吸引了纽约当时几位音乐家的注意。隔年,他以独奏家的身分获邀与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进行演出。当时纽约时报以「这个年轻人已具备了一切」热切报导,而哈瑞尔的独奏生涯就此展开。1975年,哈瑞尔与钢琴家普莱亚(Murray Perahia)赢得了「艾维费雪奖」,两人并列为此奖首次赢家的殊荣。赢得这个在美国古典音乐界经典大赛的桂冠,真正奠定了哈瑞尔在乐坛上的地位。

回顾与恩师们习琴的过程,哈瑞尔说,「罗斯激发了我对音乐生涯的思考,透过演奏来征服世界,大提琴手也能从管弦乐团单飞,转型成为世界级的独奏家;而柯尔的音乐,讨论的并非输赢,无论听众是两人还是千人,音乐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演奏的历程以及如何实践。」融合了两位恩师的哲理,造就了哈瑞尔总是如此真挚与坦率地进行每次的演奏与教学。

哈瑞尔的父母亲,对他的职业演奏生涯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尽管他们并无法参与哈瑞尔登上表演艺术殿堂顶峰的这段旅程。「为什么是大提琴?」哈瑞尔曾在某次访谈中提及,大提琴似乎是结合了父亲的歌声与母亲的提琴声。他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意识到,内心对音乐的感动早已觉
醒,但因为自己的父母是专业且知名的音乐家,他压抑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鲜少与他们分享。父母过世后,哈瑞尔却再也无法与他们分享音乐。

面对失去双亲的悲恸,哈瑞尔藉由阅读自我成长书籍,与一次次的内心自省及探索,理解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身的苦痛经验,没有人可以逃离。而现在,他试着透过演奏大提琴将他想诉说的情感与听众们分享。这或许就是哈瑞尔一直在实践的音乐理念:艺术展演过程的一部分是以音乐这个管道将情感传达给听众。另一个更具体的实践,就是哈瑞尔与他的小提琴家夫人海伦・南丁格尔(Helen Nightengale),在洛杉矶成立了心跳(HEARTbeats)基金会,他们期望透过音乐的力量来帮助那些流离失所或因贫穷、疾病所苦的孩子们,以音乐愈疗他们的心灵,为下一代建立一个更安宁和平且永续发展的世界。

2017 年 3 月 26 日 阅读:(8,601)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20757.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