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路易吉·博凯里尼

路易吉·博凯里尼路易吉·博凯里尼

路易吉·博凯里尼(意大利语:Luigi Rodolfo Boccherini,1743年2月19日-1805年5月28日)生于意大利卢卡(Lucca)的一个音乐世家。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年在罗马学习,1757年到维也纳,1761年到马德里,成为西班牙王子的宫廷音乐家,此后一直居住在西班牙,1805年死于马德里。

路易吉‧博凯里尼(Luigi Rodolfo Boccherini)1743年2月19日出生于距离比萨不远的意大利小镇卢卡,父亲莱奥波尔多‧迪‧安东尼奥‧博凯里尼是个低音提琴演奏家,对大提琴也极为熟练。母亲玛丽亚迪多梅尼科则是专业主妇,连路易吉在内,博凯里尼夫妇一共有5个小孩。虽然父亲莱奥波尔多在1747年时受雇于鲁卡当地最大的教堂之一担任临时的低音提琴乐手,但薪资不高,因此在子女嗷嗷待哺的情况下,为了开源节流,除了将住家迁往租金较便宜的街区外,母亲也不得不做些丝绸加工的手工艺来贴补家用(当年人口约仅2万人的卢卡,是意大利著名的丝绸产地)。

路易吉5岁时在父亲教导下,上了生平第一堂大提琴课,启发了他对音乐的喜爱,尤其钟爱大提琴的演奏音色。到了9岁时,路易吉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在鲁卡几乎已经无出其右者,于是父亲让他前往圣玛蒂诺亚齐皮斯柯波(archiepiscopal )神学院跟随知名乐师万努奇(Abbé Vanucci,)学习。在名师调教下,小博凯里尼很快就俨然是个才华毕露的小小演奏家了。1752年底,老师万努奇极为坦诚的告诉小博凯里尼:已经没有更多东西可以再教导他了,为了前途发展,建议他继续前往罗马深造才是良策。而且为了彰显他的教导成果,万努奇也让路易吉有机会在城里的的圣十字庆祝活动期间,举办第一次个人公开演出,结果获得极大的好评。
万努奇也终于成功地说服小博凯里尼的父亲,让年仅10岁的他在1753年前往罗马继续音乐学习的道路。欣赏小博凯里尼音乐才华的罗马大主教,特准他可以在教区中享有各项特权,包括提供他舒适的生活与居住环境。而到了罗马,原本轻视年纪稚幼的博凯里尼的老师们,在听过他过人的大提琴演出后,马上就改变初衷,同意接受他为学生,同时让他在罗马各大教堂进行经常性的演出,让小博凯里尼的知名度扶摇直上,成为受欢迎的演奏常客。

1756年,父亲在萨尔迪尼伯爵帮助下,于维也纳剧院管弦乐团为自己和14岁的孩子同时谋得两个演出职位(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小博凯里尼于是离开罗马打道回府,先回到卢卡与家人团聚,并且参加家乡的音乐节演出,让乡亲如痴如醉。

联袂抵达维也纳的博凯里尼父子,受到当地的欢迎,很快的他们又为路易吉的弟妹在维也纳找到不错的舞蹈演出工作,于是家人在此又得到团聚的机会。然而好景不常,因为那时国力初兴的普鲁士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对外国织品实行抵制政策,结果在德语系国家受到人民普遍的欢迎,奥地利随即也采取类似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打击外国工业,奥地利进而对外来人口施加种种工作上的限制,来自意大利丝绸名城鲁卡的博凯里尼父子首当其冲,处境堪尬。甚至到了1758年,维也纳当局因为不愿抵触高涨的民意,只得将博凯里尼父子从薪资名册中除名,父子两人在难以为生的情况下,只好被迫离开维也纳,郁郁返回故乡,从事零星的演奏与教学工作。幸好这种难堪的状况没有维持太久的时间,博凯里尼父子终于又在1760年恢复他们在维也纳剧院管弦乐团的职位,于是两人又前往维也纳,继续其音乐演奏生涯。
天性乐观开朗的博凯里尼所自然散发出来的魅力,让他吸引了人们的好感,尤其受到维也纳贵族的欢迎,使他成为无数音乐会的演出嘉宾。然而路易吉毕竟才18岁,对家乡的思念总萦绕在他的心头,加上母亲的健康状况日差,博凯里尼父子终于又于1761年4月回到卢卡,希望能在故乡为音乐发展尽心尽力。

但是,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得到适当的尊重与回报。卢卡市政当局未能应允博凯里尼父子的请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尽管拥有国际级的艺术名望,他们两人除了参加频繁的宗教仪式、官式宴会与假期音乐会等公开演出之外,还是仅能靠着零星的教堂与剧院乐团培训,以及贵族的家教来维持全家的生计。生活几乎难以为继的父子俩,不得不毅然决然向卢卡当局告别,在1762年末再一次前往维也纳乐团谋生。这一年,路易吉也完成包括4首大提琴奏鸣曲在内的首批作品,展现与演奏同样惊人的作曲技巧。

1763年1月7日,甫返抵维也纳的路易吉在桑卡罗大学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重新唤醒维也纳人民对他的喜爱。这次音乐会的成功,为他接下来一连串的音乐演出奠定良好的基础,路易吉的演出技艺,普遍得到评论家一致好评,而且他接下来续写的六重奏与3首大提琴奏鸣曲,也受到欢迎与成功。

路易吉在维也纳锋芒毕露的消息传回家乡,原本对博凯里尼父子关照有限的卢卡当局,似乎发现他们错失了瑰宝,于是态度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立即于1764年4月26日批准了三年前博凯里尼父子的支持请求,包括任命路易吉为教堂音乐总监,支付他固定的月薪,并让他拥有随时使用广场举办音乐演出的权利。

路易吉和父亲得到卢卡提供的优厚条件,欣喜万分,思乡情切的他们随即整装行囊回到故乡。当年8月4日,博凯里尼父子加入卢卡教堂乐团参加演出。不过,他们也很快就发现,丰厚的薪资底下伴随着极为繁重的工作份量,而且尽管路易吉已是公认的一流大提琴家,但还是仅能在乐团中重复单调的伴奏,少有机会展露自己的艺术才华。为了突破此种窘境,博凯里尼向卢卡当局提出一个月无薪假的申请,以便得到喘息的空间进行重新省思,这项请求在几番交涉后终在1764年12月9日获得同意。

父子两人于是利用这次长休假前往米兰,因为当时的米兰乃是意大利最多杰出音乐家聚集的地方。1765年7月,他们在米兰参加两场音乐会,杰出的演出博得当地各界的喝采,于是原本一个月的假期只好再三延长,结果他们在米兰总共待了九个月的时间。博凯里尼父子在米兰也曾组成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邀请当地的名家加入,专事演奏海登与博凯里尼自己的作品,包含他在米兰所创作的第一首弦乐四重奏。虽然原本任职的卢卡教堂,对他们长期滞留外地不归尚未发出怨言,但考虑到路易吉的长远发展,父亲最后还是决定在年底前整装返回卢卡,继续他们的教堂乐团演出工作。

路易吉的音乐声望,让他的创作乐曲开始受到瞩目,也促成他在作品形式与乐风等都扩展到更多的层面。他的6首三重奏作品受到歌剧创新大师葛路克的赏识,而他在1765年底推出第一套康塔塔作品,也在卢卡公演。此外,他所写的圣乐,陆陆续续都在卢卡教堂演出,得到故乡人们的喜爱。

他也曾以大提琴家的身分,加入卢卡当地的市中心管弦乐团。同时,他也举办形式相当特别的音乐会,向他的市民同胞介绍了他自己的音乐——他与小提琴大师塔蒂尼的弟子曼福雷迪(Filippo Manfredi)合作演出,由他演奏大提琴,曼福雷迪演奏小提琴,以整场音乐会演出他自己所写的奏鸣曲。

然而,路易吉的父亲这时却因为突发的热病,在1766年8月30日去世。路易吉失去的不仅是父爱,还是他一生中最好的音乐顾问与最大的靠山。无比伤心的他对卢卡已经不复存有任何希望,并且打算永远离开此地。就在这段最艰难的时刻,幸好有演奏伙伴曼福雷迪以及其他好友的协助,他才能逐步走出阴霾。博凯里尼如愿离开卢卡,先是前往伦巴底与热那亚散心,然后与曼福雷迪一起远赴国外进行巡回演出,他们的声望在所到之处不断累积,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次年他们两人抵达巴黎,除了演出持续受到花都热烈欢迎外,博凯里尼也在此地出版了他第一批室内乐作品,名声因此大振。
博凯里尼与曼福雷迪两人合作,一起出发到国外巡回演奏,他们途经北意大利与法国南部,于1768年终于抵达巴黎。在繁荣的花都,他们受到巴杰公爵(Duke Bagge, 1722~1791)的注意,巴杰公爵是巴黎著名的古典音乐支持者与赞助者,当年能受邀到公爵豪华府邸高雅的沙龙参演,可说是音乐家最感尊荣的事。当巴杰公爵看到媒体广泛报导博凯里尼与曼福雷迪的演出之后,极为好奇,于是出面邀请他们到家中演出,结果获得赞许而大为成功。这又引发了另一个契机,因为西班牙驻法国大使也相当欣赏他们,因此力邀博凯里尼与曼福雷迪两人前往马德里。

虽然马德里演出之行并未如预期般成功,甚至原本答应到场的皇室成员后来也不克出席。但博凯里尼的演出却声名大噪,在各界广为传颂后,终于得到刘易斯亲王(Don Luis)的青睐,从1769年起聘任他担任宫廷指挥。刘易斯亲王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有优秀表现的皇室成员,而且与其他贵族一样,对于艺术品与优雅的文化事物都有无法自拔的浓厚兴趣,这方面也表现在音乐上,他酷爱音乐,熟习音乐,拥有演奏小提琴的足够技艺,还是个知名的收藏家,收藏品遍及艺术、矿物、化石、钱币与自然界的一切。

对刘易斯亲王来说,能网罗博凯里尼到他的宫廷中是件让他备感兴奋的事,而因知遇之恩受到激励的博凯里尼,也投桃报李,马上在同年就为刘易斯亲王创作出6首四重奏作品,让亲王更感欢喜。这可能也是往后15年间,博凯里尼为何特别喜爱创作室内乐作品的缘故。此时期博凯里尼的作品,依然继承意大利的器乐传统,旋律优雅,富有力度,亦多变化,尤其在大提琴曲方面,更充分发挥乐器的特色。

1770 年 11 月 8 日,刘易斯亲王签发命令,进一步任命博凯里尼担任他的御用室内乐作曲家与音乐家,薪津丰厚,但前提是博凯里尼在受薪期间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将是亲王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对于经常处于贫困生活边缘的音乐家来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刘易斯亲王确实很喜欢博凯里尼与他的音乐,他常邀博凯里尼到他的面前谈论音乐,范围涵盖当时欧洲最出名的音乐家与最新的音乐创作,同时在座的还常有亲王的哥哥--也就是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三世(Charles III),如果有充分的时间,他们甚至还会马上召来皇家乐团于御前演奏,以便有更丰富的题材来进行讨论。

由于生活优裕,博凯里尼终于与他的爱人克莱门蒂娜结婚,夫妻俩的住家紧邻宫廷,与其他受到尊宠的音乐家居住在一起,直在1776年。博凯里尼夫妇结婚后的15年间,共生下6个孩子。

1771年,博凯里尼组成了一个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与两把大提琴所组成的演奏组合,后来成为五重奏演出的固定模式,这主要也是因为在包凯理尼一生中,总共创作了125首弦乐五重奏,在古今所有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人比他更多的了。而他于1771这一年创作的《E大调弦乐五重奏》事实上也是包凯理尼最为世人熟悉也流传最广的乐曲之一。这首曲子是同组作品六曲(OP.11 G.275)中的第五曲,运用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各二的乐器编制,特别是第三乐章,后来还被改编为小提琴曲、钢琴曲与管弦乐曲等,到现在都经常被演奏家与乐团单独演出而受到广泛欢迎。

1772 年,原本一起待在马德里的曼福雷迪,决定暂时回到卢卡,避免他在当地乐团中小提琴首席的位置因长期缺席而遭他人取代,博凯里尼还为他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来替他送行。没想到这次的离开,却成为他与博凯里尼的永别。因为曼福雷迪在抵达卢卡不久后就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前来马德里,直到1777年亡故,两个好友都没能再见上一面,就此天人永隔。曾经伴随着他度过哀伤岁月的好朋友过世,对博凯里尼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

然而伴君如伴虎,受到西班牙王室喜爱的博凯里尼显然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一天国王查理三世对于博凯里尼一部三重奏新作中的乐段极不满意,以国王的身分下令修改。博凯里尼不知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出于对音乐理念的坚持,不但拒绝了国王的要求,反而更动乐谱让这个乐段出现更多次。毫不令人怀疑地,结果就是查理三世强迫路易斯亲王将博凯里尼解职,亲王不得以只好带着博凯里尼离开马德里,一起前往格雷多斯山区的一个小镇阿雷纳斯-德圣佩德罗避祸,后来博凯里尼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在此地完成。

不幸的是,路易斯亲王在1785年去世,正好面临丧偶之痛的博凯里尼完全失去了庇护。他在茫茫无助的情况下写了一封文辞并茂的信向查理三世恳求,得到国王的谅解,给了他一笔钱让他离开。接下来,博凯里尼被贝纳旺特伯爵夫人和奥苏纳公爵夫人找去为她们工作,负责在马德里领导乐团演出,他的名声于欧陆各地的贵族中更广为周知。博凯里尼在此段期间,曾于1787年首度演出唯一的歌剧作品《克莱门蒂娜》。

就在此时,幸运的事也跟着来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对于博凯里尼的作曲和演奏才能一向极为激赏,他们之间的联系起自1785年,当博凯里尼离开西班牙王室之后,写信向当时仍为威廉王子的国王自我推荐而得到响应,此后一直为王子创作室内乐作品。当威廉王子在1786年继任普鲁士王位后,自然想网罗博凯里尼,因此以极优厚的待遇聘请他担任普鲁士宫廷的御用作曲家。之后几年,博凯里尼一直在这个职位上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且受到各方尊敬。

不过,这样的优裕生活却只延续到1797年,当腓特烈威廉二世于这一年11月驾崩后,一切都改变了。博凯里尼被迫重回马德里,这时他因为健康的关系不得不停止公开演出,加上两个儿子也在此时死亡,更让他对音乐与作曲心灰意冷。

重返西班牙后,由于过去的声望,博凯里尼还是受到西班牙王室的喜爱。事实上,此时继承查理三世王位的国王查理四世也很喜欢找博凯里尼来讨论音乐,尤其喜欢在其他国王面前与他一起演奏,藉此一展超俗不凡的一面。有一次奥地利皇帝来访,查理四世又和博凯里尼在他面前共同演奏,没想到,同样喜好音乐的奥皇竟马上加入成为三重奏,一时传为佳话。在奥皇待在西班牙的期间,奥西皇家三重奏不时上演,国王与皇帝都乐此不疲。

但是博凯里尼还是惹上了麻烦。有一天,奥皇问博凯里尼:自己的演奏表现是不是比查理四世更好?博凯里尼巧妙的回答:「陛下,查理四世是用国王的风度来演奏,而尊贵的您则是用皇帝的气度来演奏。」这句话原本仅是外交辞令,但听在查理四世耳中还是相当刺耳,内心深觉不快,从此再也不愿召见博凯里尼。

落井下石的人从来不嫌少,失去国王宠信的博凯里尼真正陷入了绝境。有一段时期,他和家人一起隐居在马德里一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过着贫困卑微的生活。或许唯一能使他暂时逃离贫穷和黑暗的方式,就只剩下音乐创作。这时候,他的朋友越来越少,恶劣的健康最终让他不得不完全放弃大提琴的演奏,并且从公众的眼前消失。

还好,法国驻西班牙的大使波拿巴(Lucien Buonaparte)找到了他,波拿巴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弟弟,也一直是博凯里尼的崇拜者,他了解博凯里尼的情况后,出钱委托创作一些室内乐作品,算是缓解了博凯里尼的经济状况。但这仅是杯水车薪,在博凯里尼生命的最后几年,即使健康状况已非常恶劣,他只能依靠不停的创作来谋求生活所需,其中包括在某些富商要求下所创作的吉他作品。但紧随着两位主要赞助者、两个女儿与第二任妻子相继过世,完全陷入赤贫的博凯里尼也在1805年5月28日于马德里逝世,享年62岁,他的去世当时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注。博凯里尼被葬在圣麦可宗座教堂,直到1927年在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要求下,才归葬故乡卢卡。

2015 年 2 月 3 日 阅读:(10,467)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664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