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制作
小提琴面板制作之木材干燥
制作小提琴面板要用干透的木材。因为木材的干透与否,与小提琴的音质好坏有很大关系。云衫初伐时含水率约有33%,干透之后含水率有4~6%。初伐的木材与于透的木材,两者之间平均强度相差约75%。不干的木材分量重、弹性小、容易变形、不易振动,发音也不好听,并且在制作中还会发生收缩变形,甚至破裂的现象。所以,必须用干透的木料来制作面板,它的含水率不应超过8%。
(更多…)
小提琴音梁的安装
小提琴音梁的安装中最关键的是音梁与面板胶合面的弧度必须一致,以便使它们完全吻合,处处密接。可用粉笔在面板里面胶合音梁的部位涂抹些痕迹,将音梁对着这一部位前后轻轻摩擦,凡音梁上没有粘上粉笔痕迹的地方,即说明尚未与面板接触,仍需修削,直至摩擦后全部留上粉笔痕迹为止。这一步工作比较烦琐,但也要耐心、细致地去做,否则音梁与面板胶接不严,就会直接影响小提琴的声音。
(更多…)
小提琴的弧度分析
耶稣·瓜尔内里 1744年 小提琴 「Ole Bull」
琴板的弧度和厚度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讲,对小提琴的基本声音特征具有更大的影响。调音时调整音柱和琴马等,虽是使音色和音量达到最佳效果的基本方法,但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小提琴的个性。面板弧度的形状与背板略有区别,特别是中腰从槽处弧度突然变陡比背板更为明显,弧度的最高点也比背板高。但是中腰处弧度的顶部较平坦,由于是从古琴上分析面板弧度,所以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弧度的顶部应该做得较平坦,使面板更易谐振并具有更好的共鸣效果。其二是古琴因琴马的压力长期作用,使面板变形而显得较平坦。
(更多…)
拆卸小提琴琴头的方法
拆卸小提琴琴头前试探琴头的侧面、背面和前面,寻找粘接得最弱的点。如果琴头粘得很牢固,指板也粘得很结实,而且上木块也是牢固地粘在面板和背板上,就从1步骤开始,再按2方法操作。否则就不用2方法,接着从3开始。
(更多…)
小提琴音孔样板制作
虽然定位音孔有比较具体的方法和参比点,但音孔的形状风格多样,所以孔体和翅的形状难以用定规的方法确定。珠的形状虽然加工时是从正圆开始,但也会因制作风格的不同而成为椭圆,或像一滴水珠。所以音孔的图形往往是从本人感到满意的琴上或者图片上描绘下来的,然后按照图形和必要的参比点制作音孔样板。由于琴板是弧形的,故描绘在纸上的音孔,视觉上会感到比琴上的音孔要宽一些。因琴板上制成的弧度形体各异,音孔样板往往会与面板上的各个参比点对不上,需要临时作些调整。
(更多…)
小提琴外形样板的制作
几乎所有的新手都想标新立异地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样板,但有经验的制作者不再自找这种麻烦,因为可变动的余地不大。而且现在已有很多出版物按照1:1的比例印刷出名琴的外形和弧度的形状,所以可按这些图形制作外形样板。另外可以选择一把制琴者本人感到各方面都较满意的琴,把它的外形复制在硬纸板上,按此图形制作外形样板。
(更多…)
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析
在提琴乐器中提琴和大提琴也是乐队演奏很重要的弦乐器。通过分析一些古代提琴制作大师的作品中可以分析出,最早的设计出的是中提琴然后由中提琴缩小到小提琴在扩大到大提琴。由最早的达萨洛和阿马蒂家族首创,最终由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规范化,现在的中提琴和大提琴基本都是采用斯特拉迪瓦里样式制作。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1696年 中提琴 「Archinto」 (更多…)
弯曲侧板所使用的设备和方法
小提琴侧板的弯曲是需要借助工具完成,弯曲侧板的工具也是可以自己制作的。也可去比较专业的提琴工具商店购买,一般都带有控制器,可以控制烙铁的温度。弯曲侧板是合琴里边比较复杂的工序,没有经验的制作者很容易就把侧板损坏掉,特别是花纹较好的侧板,如果控制不好温度,和侧板的浸泡时间很容易使侧板劈裂。
(更多…)
小提琴指板和弦枕的拆卸方法
小提琴指板和弦枕随着使用的时间长短会发生变化,指板会变形影响琴弦距离指板的距离,弦枕的弦槽会扩深也会影响弦距。这时需要更换各种已经变形或者对音质产生影响的配件。更换指板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找专业的提琴制作者修理,弦枕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弦槽不好控制还有粘合修整,有些简单的变形和损坏是可以自己动手修复的,如果自己在修复的过程中无法修复好,就需要拿到小提琴作坊让制作师修复,以免把琴彻底损坏掉。下面介绍一下小提琴指板和弦枕的拆卸方法。
小提琴指板的拆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