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维克托莉亚‧穆洛娃

维克托莉亚‧穆洛娃维克托莉亚‧穆洛娃

维克托莉亚‧穆洛娃(Viktoria Mullova)于1959年11月27日生于俄国莫斯科的近郊区。受热爱音乐的父母影响,她从5岁便开始学习小提琴。由于音乐天赋突出,10岁时被招入莫斯科附属中央音乐学校随V.布朗宁学琴。布朗宁虽然不是什么名师,但教学认真且经验丰富,为穆洛娃大厦了坚实的基础。12岁时,她首次登台,与莫斯科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维厄当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毕业后,她直接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着名小提琴家列奥尼德·科岗(Leonid Kogan,1924-1982)的学生。

科岗是与奥伊斯特拉赫齐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也是苏俄学派小提琴代表人物之一。虽然当时的科岗演奏事业繁忙,但穆洛娃随他习琴的6年中,还是从这位当代演奏大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这从穆洛娃日后上台演奏时刚毅遒劲、外冷内热的琴风中,皆可看出科岗的身影。

穆洛娃16岁还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就读的期间,就被派往波兰参加维尼奥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International Henryk Wieniawski Violin Competition)荣获第一名。当1979年,穆洛娃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次年又参加在芬兰举行的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大赛(International Jean Sibelius Violin Competition),再度旗开得胜,夺得冠军。两年后的1982年再接再厉,于第七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中,再次成为金牌得主。几年间连续赢得好几项国际性音乐竞赛金奖,轰动了国际乐坛,穆洛娃的非凡实力展露无疑,等待在她面前的是一条无限光明的康庄大道。

但就在这个时候,穆洛娃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为了「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也为了争取更多与更正规的演出机会,特别是可以和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乐团及指挥进行合作。」(穆洛娃自己所云)1983年6月,穆洛娃告别一路栽培她的党和祖国,奔赴西方谋求更广阔的发展。

在前往芬兰演出的旅程中,穆洛娃和她的情人瓦赫坦‧若尔达尼亚(Vakhtang Jordania)一起叛逃。若尔达尼亚冒充是她的钢琴伴奏,让他们有机会一起离开苏联。在住进库萨莫(Kuusamo)的饭店之后,若尔达尼亚告诉监视他们的KGB官员,穆洛娃因为参加席宴后的聚会喝得太多卧床不起。然后巧妙地将把苏联政府所拥有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遗留在房间的床上,匆匆逃离饭店。芬兰广播公司的记者与摄影师开着租来的车连夜越过边境,将他们送到瑞典的吕勒奥(Luleå),接着前往斯德哥尔摩。他们在瑞典提出政治庇护的请求。

瑞典警方就像对待其他从苏联东欧集团来的政治叛逃者一样,接手处理这对年轻的逃亡音乐家,不过因为正值周末,所以警方建议他们先留在饭店,直到周一美国大使馆开幕。那两天,穆洛娃和若尔达尼亚以假名在饭店房间里寸步不离,甚至连柜台都不敢前往。结果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极为明智的,否则结局可能完全不同,因为他们的照片随即被登在所有报纸的头版,很容易被认出来,恐怕难以遁逃。两天后,他们在美国使馆人员协助下,带着口袋里的美国签证抵达华盛顿特区。

穆洛娃乃是是苏联全力栽培的乐坛明日之星,在1980年代美苏冷战仍尚未结束之际,她的叛逃可谓让苏联颜面尽失。

穆洛娃抵达美国两个月后,便相继在纽约、费城、旧金山、芝加哥和华盛顿等重要城市举行音乐会。一向好奇心极强的美国乐迷和听众纷纷拥向音乐厅,争相目睹这位「苏联乐派」的女性小提琴家到底具备何种才能与琴风。结果,人们发现这位身着素装、扎着马尾、表情冷峻的穆洛娃竟然能将小提琴演绎的如此清丽沈稳与丝丝入扣,无不为之赞叹和感动。

《纽约时报》在她首演后评论中如此写道:「昨晚,来自苏联的这位女性小提琴家,举行了她来美国之后的第一场音乐会。她有一付斯拉夫面孔,身材修长优美,没有化妆也不戴任何首饰。只见她神态庄严的步上舞台,将手中的提琴置入腮下。随即,美妙动人的琴声便出现了。她拥有一流的技巧,男性化的气质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对这位操着俄式英语的女性小提琴家来说,在音乐会中不需要任何矫饰,只有她、她的琴和音乐。」《华盛顿邮报》的评论也说道:「她不仅带给听众一份惊喜,也给时下的古典音乐舞台送来一股清风。」

1985年,穆洛娃与菲利浦(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旗下的专属演奏家,她为这家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优秀的唱片,其中一些经典演出名碟曾多次获得过国际性唱片大奖。

她的首张唱片是由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和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这张唱片出版后立即曾获得法国唱片大奖。接着是由阿巴多指挥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维瓦尔第的《四季》。1988年穆洛娃又与马里纳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录制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小提琴协奏曲》,随即又与同乐团合作录制的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获得了法国的「金音叉奖」。同年她又与普列文指挥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合作录制了萧士塔高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普罗高菲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而另一张与钢琴家卡尼诺合作录制的史特拉汶斯基、拉威尔、普罗高菲夫的三首奏鸣曲的唱片也获得了「爱迪生录音奖」。穆洛娃对巴哈的音乐也是情有独衷,她不但曾经录制过巴哈的三首奏鸣曲,也录制了以轻松风格演绎的巴哈的《小提琴协奏曲》。

1988年录制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可谓是穆洛娃于录音唱片出道的一鸣惊人之作。当时的穆洛娃可谓大红大紫、如日中天,她的演奏技巧令人惊叹,演奏风格别致迷人,西方评论家们将她看作是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学派的最新出现的典型继承人。帕格尼尼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技巧之艰难、音乐之美妙为乐迷所共知。当年穆洛娃的老师科岗就是演奏这一作品的世界名家,科岗演奏的这首协奏曲气宇轩昂、荡气回肠,在许多方面至今仍未有出其右者。

而穆洛娃演奏的这首协奏曲与她老师科岗的演绎几乎同出一辙,可以听得出来,穆洛娃在多方面都获得科岗大师的真传,她的演奏不仅版本与老师的相同,而且在精神气质和技术细节上也与老师颇为相似。可以想见年轻的穆洛娃在当时仍存着对老师高超技艺崇拜般的心情加以模仿,但更主要并不是模仿而是继承。如今活跃着的的小提琴家们,能像科岗那样具有大刀阔斧、刚劲朴实风格的人实在不多。穆洛娃则不然,她将老师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全面性的继承下来。在这首协奏曲中,穆洛娃以科岗式的发音赋予了作品宏大的音量和宽厚的音色,同时以质朴的客观性处理,对作品做了真实完美的诠释。

在此之后,穆洛娃录制的唱片可说一张比一张好,几乎张张都精彩。她的演奏,洋溢着难得的高贵气质,节奏、分句、层次,都处理得极为精致。穆洛娃对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情有独钟,她曾多次将这部作品称为「我的协奏曲」。1992年穆洛娃和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在东京的现场录音,可说是穆洛娃发挥最高水平的唱片之一,其音色之纯之冷艳令人叫绝,无论技巧的控制还是色彩变化都体现出一种含蓄而又细腻的美。

在赢得美国听众的一片赞誉之后,穆洛娃也将她的音乐触角伸向了欧洲舞台。1986年夏,她在伦敦首次亮相,在阿巴多的指挥下,她与欧洲室内乐团合作演出的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并很快地应邀参加了那年的爱丁堡艺术节。接着她又前往德国与奥地利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其间她被风光秀丽的维也纳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在那里定居,并申请加入奥地利国籍。此后,开展了她的世界性巡回演奏旅程。

迄今,穆洛娃已经和许多著名的乐团、指挥家都进行过合作演出。先后与众多的指挥大师合作举行过音乐会,其中包括阿巴多、马里纳、小泽征尔、加迪纳等。合作过的乐团更是难计其数,如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她还曾担任启蒙时代乐团的独奏与指挥。1995年,她与著名指挥家普列文及大提琴家席夫共同搭档演出,以室内乐三重奏的型态在欧洲各地进行巡演,受到广泛好评。

身为小提琴大师科岗的高足,穆洛娃的演奏既有承袭循守的一面,同时又衍申出自己的特色。其琴风潇洒、气势遒劲,讲究整体乐境的达观通畅、一泻千里。追求演奏上简洁朴质、疏朗清峻,又有充满戏剧色彩的表达,同时更不乏细腻抒情的柔怀雅趣。从她的唱片录音看,他的演奏曲目十分广泛,由古至今揪有涉猎。她自己虽然不使用古乐器,但对用古乐器演奏的演出形式相当感兴趣,曾多次求教于古乐器演奏名家,企求从古乐器中吸取到乐句、节奏、强弱对比等独特的韵致。另外,穆洛娃有十分喜爱歌剧,尤其着迷于著名女高音玛丽亚‧卡拉斯,并认为小提琴的演奏应当从声乐家学习如何运气呼吸。至于她个人最尊崇的小提琴演奏前辈,则是当时代大师雅沙·海菲茨

斯特拉迪瓦里1723小提琴斯特拉迪瓦里提琴作品 1723年 「Jules Falk」

穆洛娃于1985年于苏富比拍卖会上买下1723年所制作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Jules Falk”,她一直使用这把名琴至今。

有着一张轮廓分明而又美丽沉静的外表,穆洛娃在舞台上给人的印象总是冷峻而孤傲,因此得到一个新闻界给她的「冰后」(Ice Queen)外号。才艺双全的穆洛娃常被外界拿来与年龄相近的另位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相提并论。就普遍的乐评观点,一般皆认为穆洛娃不是像穆特那样激情四射的演奏家,她演奏时拥有高贵冷艳的气质,经常藏而不露、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乐曲的风格、乐句、力度、表情等,但仔细聆听,却能让人可以触摸到她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激动。冷漠的外表与炽热的情感不期而遇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穆洛娃独树一帜的演奏特色。

小提琴大师科岗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穆洛娃:「她具有一个小提琴演奏大师几乎所必须拥有的天赋。」另位与穆洛娃同辈的小提琴家亚历山大·瓦希尔耶夫则描述她是「音乐地平在线的一道绚丽彩虹」。

在个人生活上,穆洛娃拥有一个相当幸福美满的家庭,定居于伦敦市南区荷兰公园(荷兰公园)的一处漂亮寓所。即使已入中年,而且是3个孩子的母亲,但她仍保持着姣好的体态,永远保持素雅的外表和年轻的心态。当然,她的琴韵随着岁月的淬炼也愈发精湛与炉火纯青。

即使穆洛娃很少谈论个人的感情经历,但她极宝贝的3个子女却有各自不同的父亲。长子米夏(Misha)是她与指挥大师阿巴多(Claudio Abbado)婚外情的结晶,长女卡蒂亚(Katia)则是与英国小提琴家艾伦‧布连德(Alan Brind)在未婚状态所生的女儿,只有次女(Nadia)是她与大提琴家马修‧巴利(Matthew Barley)正式结婚后所生。多了穆洛娃26岁的阿巴多,提携穆洛娃不遗余力,但因此日久生情,据称两人的婚外情维持了六年的时间。不过阿巴多本身情史也相当丰富,可谓风流韵事不断,他首任妻子是女歌唱家嘉瓦洛妮(Giovanna Cavazzoni),两人共同生下1子1女,第二任妻子坎塔露琵(Gabriella Cantalupi)则为他生下1子,加上与穆洛娃同生的儿子,也呈现出颇为复杂的家庭关系。

穆洛娃现在跟大提琴家丈夫及3个子女同住的是一处别墅,拥有和式的原木大门,前院有个小花园,家人常一起栽花植草为乐,生活自在自得。在家中设有排练室,可供穆洛娃与丈夫及友人一起在家练习乐曲。

曾经接受媒体制播的一部穆洛娃个人生活影片,将她爱家爱子女的心情表露无遗。影片中,穆洛娃在清早陪3个小孩吃过早饭后,让大儿子整好仪容先去上学,然后自己带2个女儿去学校。之后弄好发型,就带着机票赶赴机场飞往柏林参加演出。穆洛娃似乎已经将很多时间都放在家庭生活的营造上,一方面可能是孩子都还小需要照顾,一方面她真的将自己的家里整理得井然有序。由此可见家庭生活在穆洛娃心目中真的是摆在首位,因此她接受杂志专访时,经常是选在自家招待记者,也不是偶然了。

她的丈夫马修‧巴利是一位优秀的大提琴家,早先曾是伦敦交响乐团的团员,后来离开古典乐团,组织了爵士乐团自行演出。穆洛娃有张唱片《镜花水月》(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是受到丈夫的影响而录制的。巴利将穆洛娃介绍给爵士钢琴家朱利安‧约瑟夫与鼓手保罗‧克拉维斯,他们原先都是古典乐手,后来转行蓝调音乐。穆洛娃通了他们的演奏之后,非常羡慕蓝调在音乐表达中的那份自由自在。

穆洛娃说:「演奏蓝调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以前以为自己永远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演奏了30年的古典音乐,一旦离开乐谱我就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演奏下去。然而巴利改变了我。」有一次,当他们两人在澳洲雪梨旅行时,巴利关上旅馆的房间门,以大提琴奏出一段蓝调音乐,「接下来,我自己演出一段和弦,巴利亦随即奏出一段旋律,我们交替演奏着各自的乐句,我完全被这样的演出形式征服了,感受到一种彻底解脱的自由,非常的兴奋。」

从此以后,穆洛娃在每次音乐会开演之前,都要在后台自己即兴演奏一会儿,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放松。演奏蓝调让她在演奏古典协奏曲时对乐团有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感受,她放松了自己绷紧的神经为自己写下的华彩段落,对观众的反响也更加的敏感。

但穆洛娃并没有离开古典音乐圈。在进行爵士乐巡演的间隙,她也未停止勤练小提琴协奏曲,也未中断受邀在各大音乐会上演出古典曲目。他希望自己能像小提琴名家奈吉尔‧甘乃迪一样,能同时游走于古典与爵士领域,在两方面都能有丰富的收获。

才艺双全的「冰后」穆洛娃演奏表现十分丰富,时而外柔内刚、时而外刚内柔,时而坚毅挺拔、时而儒雅清淡,她虽是小提琴家大师科岗的嫡派传人,但在风格上却有着许多发展和变化,譬如,她的「大刀阔斧」就显得比科岗略微含蓄理智,而她的声音除了饱满宏大以外,还多了几分细腻的甜蜜感,这与科岗那种略带耿介「傻气」的直率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

穆洛娃的音乐演绎有一种天然的傲慢和不妥协,浪漫主义元素控制的恰到好处,感情的收放更矜持,整体气质非常从容自在。穆洛娃没有任何夸张的情感宣泄,并远远的退到作曲家之后,这完全是一个「让音乐本身说话」的典范。一切的美感都表现在结构与形式上,客观,素雅,外松内紧,既冷静理智,又雍容华贵,沉稳大方。

由此看来,穆洛娃是在她老师科岗的风格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从而真正建立起了属于她自己的穆洛娃风格,即今天人们所熟知并且深受喜爱的「穆洛娃之声」。

2015 年 4 月 16 日 阅读:(15,044)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7430.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